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56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174篇
教育   29728篇
科学研究   1933篇
各国文化   87篇
体育   1412篇
综合类   894篇
文化理论   101篇
信息传播   2478篇
  2024年   248篇
  2023年   1025篇
  2022年   729篇
  2021年   627篇
  2020年   596篇
  2019年   659篇
  2018年   295篇
  2017年   653篇
  2016年   934篇
  2015年   1381篇
  2014年   3138篇
  2013年   2565篇
  2012年   2742篇
  2011年   3027篇
  2010年   2541篇
  2009年   2446篇
  2008年   2775篇
  2007年   2121篇
  2006年   1513篇
  2005年   1408篇
  2004年   1117篇
  2003年   950篇
  2002年   867篇
  2001年   692篇
  2000年   674篇
  1999年   181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71.
隐喻在两千多年前就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传统观点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或修饰手段,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隐喻研究一直滞留在语言表层。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隐喻。1980年莱考夫与约翰逊在其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提出概念隐喻理论。概念隐喻理论为隐喻研究和认知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从认知的角度研究隐喻对语言学习,尤其是对词汇学习的作用,是非常有益和必要的,概念隐喻理论为二者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契合点。  相似文献   
972.
存在性实践是学生同自己的对话,它把课堂作为学生不断地表现与确认自己身份的场所,把学习效度高位定格于学生在特定场域中达到自我映射、自我反思和自我证明,实现精神解放和文化再造,以促进学生自我人格的成长。历史概念因其抽象性和规律性,容易使课堂对话流于形式,以存在性实践课程设计理念引领历史概念教学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73.
涵养专业理性:教育学课程在职前教师教育中的核心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理性的事业,蕴涵信仰理性、认知理性和反思实践理性三重意蕴的教育专业理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教师需要具备健全、合理、澄明的专业理性来审视和改造自己的教育观念与行动。作为职前教师教育重要课程之一的教育学课程担负着涵养师范生的教育专业理性以及为其教师专业素养可持续发展奠基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974.
焦虑是个体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且带有恐惧色彩盼隋绪状态。学科焦虑是指个体在处理学科问题、使用学科概念、学习学科知识或参加学科考试时所产生的不安、紧张、畏惧等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975.
概念整合理论建构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念整合理论认为,概念整合在人们认知建构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运用该理论的运作机制来指导大学英语教学,同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积极扩大学生的认知图式,培养学生的概念整合能力,提高学生语言理解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76.
通过调查中、土两国职前小学教师的科学教学效能感,结果表明,两国职前教师科学教学效能感概念有所差异,中国职前教师科学教学效能感比土耳其低,两国女性职前教师科学教学效能感比男性稍高。职前教师科学教学效能感与大学主修科学专业课程的数量无关,而与其高中的科学背景知识有关;就业形势、科学教学实践经历对职前教师的科学教学效能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77.
孙子兵法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补给的效率和流畅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古代战争的成败,这就告诉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必须事先做好准备,才能事半功倍。在教学中,也同样如此。做好课前准备,就像古代战前准备“粮草”一样。本文所讲的课前准备主要是指小学生在上数学课前进行的准备,是学生在课外为学习新知所进行的相关准备,主要有特定物品准备、知识与经验准备、活动准备、心理准备等。  相似文献   
978.
张明宇 《天中学刊》2011,26(4):79-83
关于名称的意义,现代语言哲学家主要持两种观点:名称有意义论和名称无意义论。建立在摹状词理论基础上的名称有意义论认为一切名称,无论是专名还是通名,都有各自的内涵并且其内涵实质上是一些缩略的摹状词或伪装的摹状词;名称无意义论认为名称是固定指号,而摹状词是非固定指号,固定指号无意义,名称和所指对象是通过因果起源和历史链条联系的。用现代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来审视,如果以是否形成概念作为名称有无意义的标准,那么通名有意义,而专名由于范畴内存在不同类型的成员,可分两种情况:典型成员无意义,非典型成员有意义。  相似文献   
979.
<正>一、分式概念不清而出错在学习分式的过程中,由于对概念理解不清,性质掌握不透,同学们在解题中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现将一些常见错误归类剖析如下:  相似文献   
980.
王素敏 《英语辅导》2011,(1):135-136,196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概念隐喻是隐喻系统的中心概念,是隐喻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提出标志着隐喻研究从传统的修辞学进入了认知范畴。本文试从三个主要方面分析和阐述概念隐喻:概念隐喻构成的基本方式是从已知领域向未知领域的映射,以达到对未知领域的认知和判断;概念隐喻的最主要特点是系统性、概括性和派生性;概念隐喻作为强大的认知工具,可以通过阐释隐喻和构建隐喻两种方式来辅助人们的思维,帮助人们运用具体简单的概念来认知和理解自然界和社会的复杂问题。最后,本文提出了概念隐喻对于词汇教学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