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48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利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2第五章第四节的实验,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能够得出线圈的匝数越多,它两端的电压越高,但不易得出电压与匝数成正比的关系,其原因是所用的可拆变压器效率太低(铁芯截面积小、导磁率小、漏磁大)。教材中没有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与匝数的关系实验,而是通过介绍没有能量损失的理想变压器,推导电流与匝  相似文献   
32.
如图,理想变压器有两个接有电阻的独立副线圈甲、乙,其匝数分别为n1和n2。现测得线圈甲上的电流与电压分别为I1和U1,线圈乙上的电流为I2,则线圈乙上的电压U2=——,原线圈上的输入功率P=  相似文献   
33.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用J1201学生电源、50Ω滑动变阻器、原副线圈、J0401型电表做如图1所示的电磁感应实验,效果不如人意。具体表现:接通开关,在未滑动变阻器时,电流表(G)指针不指示在"0"处;在快速滑动滑动变阻器时,G表指针偏转幅度小,可视性不强。从而造成实验失败。对此,  相似文献   
34.
一、理想变压器、在工作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的变压器.实际变压器中如果在工作时能量损失很少,即忽略原、副线圈的电阻(不计铜绕线电阻上的热损耗——称铜损),不计铁芯中形成的涡流而消耗的能量(称铁损),不计漏磁损失的能量(即磁场全部集中在铁芯内——称磁损)的变压器.其结构和电路符号如图l所示.  相似文献   
35.
变压器根据电磁感应的原理制成.中学物理当中所说的变压器往往是指理想变压器,所谓理想变压器是指磁通量全部集中在铁芯中而本身不消耗能量的变压器.理想变压器的基本关系式有:(1)功率关系:P入=P出;(2)电压关系:U1/U2=n1/n2;(3)电流关系:当只有一个副线圈时,I1/I2=n2/n1;  相似文献   
36.
变压器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章节之一,是承前启后的一个节点,它既是电磁感应知识在互感现象中的延伸,又是电路知识在这一部分的升华.如果这一部分掌握的不好,必然会影响到《电能的输送》一节的学习.本文拟从一个变压器例题的多解开始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学生在初学《变压器》一节中存在的困惑和误区.  相似文献   
37.
于正荣 《物理教师》2013,(10):59-60
问题.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22:5,原线圈接u1=220√sin100rt(V)的交流电,电阻R1=R2=25Ω,D为理想二极管,则下述正确的是 (A)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50V.  相似文献   
38.
教学用的可拆变压器组包括两个线圈、铁芯、配套铝片阻尼摆、感应灯等器件。如果充分应用这些器件可以做许多实验。但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存在着不敢接220V高压、不能安全用电、不能充分利用器材等问题。笔者结合课堂教学的实践,提出自己的一些创新做法,希望和老师们共同探讨、共同挖掘可拆变压器的"潜力"。1安全地做跳环实验(见图1)  相似文献   
39.
程飞云 《大观周刊》2012,(47):192-192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就是电磁感应。在原线圈上加载交变电流时,它在铁芯上产生变化的磁场同时穿过原、副线圈副线圈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副线圈就相当于电源对负载供电。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看,变压器原线圈将电能转换为磁场、能,副线圈将磁场能转换为电能。在中学阶段只研究理想变压器模型,其条件:  相似文献   
40.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一些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接近现代高科技和生活的试题越来越多.本文就交变电流中部分联系实际的习题举例浅析,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