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813篇
科学研究   2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29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3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王元安 《山东教育》2002,(34):15-15
近年来,一些小学校园刮起了学生家长为孩子“跑官”、“要官”之风。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通过各种方式和关系,请求老师为孩子在班内安排个“一官半职”,致使有些老师不得不挖空心思,在常设的班干部之外,增设名目繁多的“官衔”,如管花的“花官”,管水的“水官”,管桌凳的“桌凳官”等等。为什么让自己的孩子当“官”呢?一些家长振振有词:“当班干部可以培养、锻炼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增强孩子的自律性、自尊心。”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们,让孩子担任班干部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能达到这种目的,但这无形中也培养了一些“小官迷”,…  相似文献   
842.
功利主义教育的价值,从社会层面上来说,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提高个人获得谋生手段的能力,但教育的价值最终应该落在人的发展层面.功利主义教育应该超越其现有的价值,关注个人的幸福,培养人的创新素质,促进人的一般个性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全面提升个人的素质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843.
德育:内外互化,人己互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德”的词源演变历史来看,道德有两个核心要素:直、得。“直”是行为者的真情实感、真心实意;“得”是行为者在精神和物质上有所收获。中国儒家特别重视道德中的“直”、“得”两要素。道德教育因此应该是内外互化、人己互惠的过程。内外互化是指人的外在道德实践经验要积淀为自己的德性素质,人的内在的德性素质又要表现为道德行为。人己互惠是指人的道德应该使自己和他人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有所惠益,内外互化、人己互惠的德育是切合当代德育思想的,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德育观。  相似文献   
844.
中唐是中国书法的一大转折,此期“经世致用”的书法思想取代了六朝的贵族风度和盛唐宗教性的狂热而主宰中唐书坛,这一书法思想的根源是儒家入世的功利主义。其表现主要在:对篆,隶,楷等实用书体的推重,以实用的态度崇尚笔法,书诀,强调师承,苦功,在审美理想上追求古拙,含蓄,尤其是肥劲之美。这种“经世致用”的思想直接影响了中唐书风的形成并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845.
贺麟是我国20世纪杰出的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其思想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思想。他对20世纪40年代新儒家思想的发展情况与经验教训作了总结性评论,并创建了自己的"新心学"思想体系。文章通过对贺麟的体用之辩、文化体用观及其经济伦理思想的梳理,展示贺麟体用思想的辩证关系,以期贺麟的体用思想对当代社会的价值观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846.
教育的返本归真--德育之根基所在   总被引:63,自引:0,他引:63  
物质和精神严重失衡的20世纪,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功利主义,其目的是唯经济功利,其手段是唯工具理性,在功利主义教育的框架中,德育没有它的存身之地,道德教育的根基在本真教育中,本真教育是既授人以生存的手段和技能,又导以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既使人懂得何以为生,又使人懂得为何而生,拥有人所特有的意义世界,教育,道德教育在建构人的意义世界中的重要作用,当代教育向本真回归的走向。  相似文献   
847.
阐述了边沁的功利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接着,探讨了这一学说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和荣辱观教育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48.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伦理危机及伦理重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经济体制为先导的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不仅引发了伦理功能、标准和行为方面的危机,也要求与传统的伦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伦理和资产阶级的伦理不同的新伦理的重建;在新伦理重建过程中,社会主义和功利主义是其原则,以培养“四有”新人为总目标的个人与社会伦理是其内容,多方协作、共同努力是其途径。  相似文献   
849.
刘魁  李茜 《教书育人》2012,(9):40-43
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以后,加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就成为当代中国许多大学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大学的改革与发展仍然陷入  相似文献   
850.
耿丽萍 《教书育人》2012,(15):14-15
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下,一种外在的、世俗的、功利性的成功观在大学校园里呈蔓延之势,一些大学生在人生设计上陷入扭曲的、错位的职业成功观的误区。针对这一情形,笔者对本校450名大二以上学生进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