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1篇
教育   340篇
科学研究   34篇
综合类   2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约翰.格雷在《人类幸福论》一书中关于贫困的理论最有价值的有三点:一是以劳动价值论为武器批判资本主义,揭露“非生产者”对生产者的剥削;二是强调指出只注重结果是徒劳的,力图查明和消除产生贫困的原因;三是呼吁建立起消除人类贫困和灾难的原因的社会。但他认为劳动者的贫困仅仅是社会的制度错误或缺陷造成的,可以通过执政者的改革去解决,而反对采取暴力手段,这是一种非政治的、空想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2.
古典经济学家创立的劳动价值论在经济学发展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但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劳动价值论显然变得很不适应现代经济活动对商品价值理论的要求。本文提出资源贡献价值论,认为商品价值的形成跟资源的贡献联系在一起。商品价值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资源使用成本,二是商品满足需求和欲望方面的功能,三是资源的稀缺性。  相似文献   
73.
通过对《资本论》的学习,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得到了启示,从而升华了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74.
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首先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新时期生产劳动的丰富内涵,以利于走出对马克思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理解误区,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学说。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作指导,破除防碍认识深化的种种教条和框框,结合新的实际和新的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的进一步发展。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有利于消除人们对服务性劳动的偏见,高度重视科技、管理等知识劳动在价值形成中的巨大作用,更新劳动价值观念,促进收入分配关系的合理调整和改革。  相似文献   
75.
价格理论是经济学理论的皇冠。目前最主要的价格理论有12种以上。把这些理论依照时间排序,可以发现一些价格理论之间存在亲缘关系,另一些重大理论则直接来源于经验,与前期的经济学并无明显联系。把现存的价格理论整合成一个体系,我们还发现价格理论体系的逻辑架构已经非常圆满,它是一个由萨伊家族、马克思家族与货币主义家族构成了“无、有、同”的完整逻辑体系,其间仅有少许分歧。新出现的《富国律》弥合了三者之间的分歧,通过国家零货币价格政笨,力求建立起一个社会保障有力、人人充分就业、物产丰富、物价合理、全民富足的理想世界。  相似文献   
76.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财富的创造和分配问题作了全新的论述,特别是把尊重劳动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强调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这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高度尊崇.  相似文献   
77.
朱健 《天中学刊》2002,17(4):6-11
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方法和根本观点,绝不能撇开这个另搞一套。同时,要以客观经济事实为根据,对传统观点进行全面反思和比较彻底的扬弃,大胆吸收一切有益的思想认识成果,讲新话,而不应拘泥于经典作家的个别结论。  相似文献   
78.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表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由于其理论的深刻性、逻辑的严密性,在教学方法选择上应以讲授法为主体教学,配合谈话法、讨论法、图示法、电教法等,形成以讲授法为主,其它教学方法紧密配合的政治经济学教学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79.
生产力发展与劳动价值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 ,生产力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变化。生产力内涵的变化引起了生产劳动过程的变化和生产劳动本身的变化。生产性劳动绝不仅仅是指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体力劳动 ,而更主要的应该是在开始进入直接物质生产过程之前的研究、创造和开发的劳动 ,即脑力劳动。第三产业能否创造价值 ,应做具体分析。把劳动价值论扩展到非物质生产的第三产业部门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80.
对"劳动价值论"诸问题的析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价值论持怀疑和否定的同志提出了几个诘难问题。问题的提出反映了问题的提出者还没有从根本上理解劳动价值论的要义。如果理解、掌握了理论,就会看到劳动价值论和社会经济实践不仅不矛盾,而且社会经济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只有通过劳动价值论以才能给予科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