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篇
  免费   0篇
教育   522篇
科学研究   2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3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吴伟业在创作《圆圆曲》时,采取的是一种开拓性的叙事手法,采用“复调”的叙述,时空的跳转,淡化了的讽刺意味。“反讽”的应用,表现出作者创作时的两难境地。本文从《圆圆曲》艺术形式之叙述人的变化和叙述时空变换的角度分析《圆圆曲》的叙事手法。  相似文献   
82.
王劼 《现代语文》2009,(6):76-77
反讽”是文学创作的重要艺术手段,它给文本带来了超越文字的丰富内涵,扩大了文本的张力。鲁迅的作品比较自觉地运用了反讽艺术,《阿Q正传》就是较为成功地体现“反讽”运用的作品之一。无论小说的标题、主题揭示的过程还是小说语言的表达,都具有反讽特点,这种“含泪的微笑”的风格使作品更具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83.
对文学批评理论类型的划分通常有传统与现代、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以及作者系统、作品系统、读者系统等几种方法,但这些归类方法往往有生搬硬套之嫌,割裂了批评主体、批评方法与批评对象之间的复杂关联。笔者拟对文学批评理论做出新的整合,借用结构主义之矩阵分析方法,将其分为形式论证型、共生构成型、自我表现型和否定反讽型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84.
《阿Q正传》小说的题目与第一章《序》及其内容,第二、三、七、八、九章的标题与相应章节的内容南辕北辙、互相矛盾,具有反讽意味。“传”解构了此前史传小说的慕史倾向;“优胜”批判了国民的精神胜利法;阿Q式“革命”暗讽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大团圆”结局反思了国民性的弱点。  相似文献   
85.
郭竞芳 《天中学刊》2010,25(3):85-88
小说家在叙述故事时,往往借助叙述者的视角来叙事,以这个角色的视角来讲述他的故事,表现或再现自己心目中的现实世界.鲁迅小说的反讽美、对比美、距离美,是现代小说的又一个标志,从而在形式层面上标志着文学范式的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86.
余华的小说《鲜血梅花》从文本题目、文本语言和情节结构上看,都带有父仇子报式武侠小说文体类型的明显特征。在父仇子报式武侠小说中,情节模式与情节内涵高度一致。从这种关系看《鲜血梅花》,其情节模式与情节内涵却是相悖的,即仿武侠的情节与非武侠的旨归悖反地结合在一起。对武侠小说的戏仿色彩和反讽态度意味着余华对传统武侠小说"复仇"模式及其背后道德伦理根基深刻怀疑。  相似文献   
87.
历史上对于柏拉图哲学对话的解释可大致分为"分析学派"和"戏剧学派"。其中"戏剧学派"以利奥.斯特劳斯为代表,强调对柏拉图哲学进行反向解读,指出柏拉图的政治哲学并不是论证了理想国家的可能性,反倒是论证了它的不可能性,其中的核心策略便是对柏拉图对话中"反讽"修辞的分析。柏拉图的对话就是在对对话者进行"归谬"处理。在这个基础上对柏拉图的文艺对话中的几个重要篇目进行细读,能够对柏拉图对于文艺、诗人等问题的看法作出新解。  相似文献   
88.
钱静 《文教资料》2010,(11):4-6
作为西方一个文学批评流派,英美新批评对文学作品结构的分析较为深入、细致.常常包含某些辩证法的因素。以语义学分析作为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高度重视对于文学语言的研究。英美新批评派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较为紧密.他们的理论一般都能在文学批评实践中自觉地运用。本文利用英美新批评派的细读法中的反讽与悖论两种方法对中国古代诗歌——李商隐的《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9.
池莉的《云破处》通过不可靠叙述、叙述分层与反讽的运用,深刻地揭示了生活的表象与本质的分裂,表现了池莉的怀疑精神,使小说的修辞与意义得到了有机的统一。但是,作品本身呈现的意义却超出了作者的创作意图,提供了更多的阐释空间。  相似文献   
90.
《外婆的日用家当》是当代著名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短篇小说之一,本文试图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分别分析反讽艺术在该小说中三个主要人物Dee,Maggie和母亲中的具体体现,从而揭示文章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