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2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6篇
教育   9508篇
科学研究   442篇
各国文化   27篇
体育   328篇
综合类   413篇
文化理论   45篇
信息传播   1135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409篇
  2014年   897篇
  2013年   583篇
  2012年   794篇
  2011年   791篇
  2010年   711篇
  2009年   684篇
  2008年   828篇
  2007年   744篇
  2006年   744篇
  2005年   776篇
  2004年   1028篇
  2003年   611篇
  2002年   477篇
  2001年   334篇
  2000年   191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品格教育是当今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取向。本文从分析儿童品格形成和发展的成分入手,阐述了在品格研究视野下儿童的道德教育策略和方法。儿童的品格存在四个基本成分和四个道德成分,道德成分被限定为道德内在的各个方面,而基本成分被认为是支持道德并帮助实施道德的方面,其本身不存在道德与非道德的问题。儿童品格教育可以从心理学和教育学两种研究途径入手,形成较为全面的品格教育策略,包括:引导、尊重、提出要求、民主教育等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33.
保罗.弗莱雷是巴西著名的、当今课程批判取向影响较大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批判取向的课程理论与传统的课程理论背道而驰,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价值,主张运用对话和批判性思维解决课程问题,强调反思性实践和生成主题在课程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4.
雪见的姐姐 《成长》2005,(11):10-12
教育的开放,让扼杀个性的灌输逐渐让位于个性,而舆论的宽容和网络等其他平台的兴起,又给我们提供了SHOW出彼此个性的舞台。个性可以是独立特行,可以是坚持梦想,但个性方式也庆有一个大致范围。我们推出出类榜,是新时代个性写真集。我们侧重于个体,他们以另类存在,但存在得有滋有味。我们想通过他们的眼光,展现他们对社会的看法,他们的价值取向,各异其趣。同时,也思考,个性的边界、条件,以及关乎个人主义的种种。[编者按]  相似文献   
35.
从成人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看,成人教育的研究主题始终是紧密伴随着成人教育实践发展的。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思想的提出,推进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发展,构建学习化社会成为当代成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和动力。  相似文献   
36.
在人们的印象之中,新闻的品牌往往是依赖传播方式而存在的。比如,说到BBC,那就是广播;谈到朝日,那就是报纸;提到CNN,那就是有线电视;还有《时代》,那是杂志,至于新浪,连小孩都知道,那是网站……然而,信息时代的到来,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正引发一场传播方式的革命。在中国,互联网用户已达到6800万,宽带用户980万,互联网的信息总量已远远超出传统媒体的总和;同时,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以短信和彩信为代表的手机信息总量已达到每年1600亿条,正迅速瓜分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这种新型传播手段正成为“传统秩序”的终结者。于是,人们…  相似文献   
37.
构建合理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高校体育课程的具体分析 ,指出构建合理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 ,不仅要在体育教学中突出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 ,增强学生体质 ,而且还要从全面育人的观点出发 ,使学生具有竞争意识 ,适应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38.
39.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师函授教育中存在的价值取向的学历化、知识传授的主导地位等主要问题,即而提出了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突出学会学习等五项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0.
我们的教育传统,受后喻文化的教育模式影响很深,无论社会发生着多么重大的多元文化冲突,年长者总是摆不脱经验性的那份自信,总是试图为年幼者预备好成长与发展的全部规范.由此,教师和家长们就享有了理所当然的文化霸权,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所主张的新的教师的角色观,也只能无奈地蛰伏于霸权之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