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3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自1920年王国维发表《敦煌发见唐朝之通俗诗及通俗小说》起,中外学者在搜集整理作品、勾稽有关史料、追源溯流、探讨影响、考证故事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相当可观的成绩。但由于敦煌变文研究的特殊性,对上述研究涉及的一些问题,甚至是一些带根本性质的问题,除一些基本认识外,至今有许多不同看法,众说纷纭。值此敦煌藏经洞发现100周年之际,本文规对八十年来变文研究中的称名、渊源两个问题,作一回顾,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2.
本文讨论了敦煌变文中“亦”与“一”通用的现象,认为“亦”为“一”的俗体,并判定它流行的年代为中晚唐( 公元800 —900 年) 。  相似文献   
103.
二十世纪之初,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使为数不少的唐人手抄"变文"展示在众人面前。《伍子胥变文》作为变文的一种,在思想内涵和艺术形式方面有着变文固有的特点,但作为改编于历史题材的变文又有自身独特的艺术特点,尤其是在叙事艺术方面,在叙事形式、叙事视角、叙事顺序等方面都有其与众不同的个性之处。  相似文献   
104.
一从洪水的描写中感受环境衬托对表现人物和叙述故事的作用(生读文、标注、交流,并板写出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师:把上面描写洪水肆虐的动词和形容词找出来。(生在黑板上写下"咆哮""狂奔而来""狞笑""窜""放肆"  相似文献   
105.
在“互文”概念形成之初,古人对互文的理解是含糊的,不成熟的。现有部分学者从古人所举互文之例出发,以古律今,强把变文同义等现象拉入互文范畴,这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06.
敦煌变文中的讲史类变文,虽为作者根据客观历史事实创作出来,但作者已将其创作主观意识发挥其中,可以透过作品分析了解其中蕴含的唐代时代气象、社会风气以及故事书写的背后意义.其中以唐代当代人物叶净能与唐玄宗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叶净能诗》,就将叶净能的历史真实与作者主观书写融为一体,透露出叶净能实为唐代其他有名道士故事的集合体,通过历史真实的搜集以及变文内容与唐人杂记故事的比对,可以发现变文作者对叶净能与唐玄宗的当代书写,从而反应唐代社会对道士道术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7.
本文对于古经籍文句中几种特殊的表达格式略举数例,加以分析。目的在使读者能够正确理解古籍,并能进一步提高其阅读古籍能力。  相似文献   
108.
109.
本文首次对目连变文的写卷原貌作一全面系统的考述。本文认为"目连变文"至少有十四种版本,五大系统。通过对十四种目连变文原卷写本的考述,本文认为斯2614卷《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并序》系列,创作于公元710年之前;北8719卷(水字08号)《目连救母变文》创作于公元939年;斯4564卷《目连经》创作不早于十世纪上半叶;北8444卷(成字96号)《目连救母变文》创作于十世纪下半叶;伯2193卷《目连缘起》创作介于公元949至987年之间。关于其抄写时间,本文认为,从公元710年至公元987年都不曾断绝。关于其抄写者,有净土寺寺学生薛安俊、显德寺寺学生杨愿,有净土寺僧人宝护、三界寺僧人道真,有尚书张议潮的参谋张大庆,他们抄写目连变文的目的是学习、发愿祈福或法会宣讲。关于目连变文的创作者前人还未曾探讨过,本文认为"目连变文"的创作者有唐人张保达,宋代僧人道真也可能创作过。他们创作的目的是为了宣扬佛教的孝道、因果轮回报应和劝诫世人布施行善。  相似文献   
110.
《敦煌变文》的词汇很有特点,对于构建科学而系统的汉语词汇史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择取其中表“抛弃”义的五个动词加以探讨,通过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类动词进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两个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