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说文解字》中的“亦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亦声”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会意兼形声”或“形声兼会意”,“亦声”就是意兼声,是一种既不同于会意又不同于形声的特殊结构。声兼意不同于“亦声”,最好将它称之为“亦意”。  相似文献   

2.
一、“生亦我所欲”的“亦”我们一接触《鱼我所欲也》章,首先要碰到的问题,就是“亦”。开头的三个“亦”,都可作“也(是)”讲;一到“生亦我所欲”的“亦”,要按“也(是)”讲就再也无法讲通了。从句子之间的关系来看,前三个“亦”都是表示事物和事物之间的类同关系,它在一个分句中,说明它和另一个分句是并列的;而“生亦我所欲”,却和下一分句构成另一种关系。揣摩“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意思,可知它的前面省略了转折连词。而  相似文献   

3.
陈铁民《也谈王维与唐人之“亦官亦隐”》一文,无论是谈王维的“亦官亦隐”押或唐人的“亦官亦隐”,都与历史真实不太相符合。无论是唐人现实生活中的“休沐度假”,押或唐人诗中的“吏隐”,都是不能作证王维曾经有过“亦官亦隐”的生活经历的。而王维之所以成为山水田园派诗人的突出代表,也并非如陈文所言是其“亦官亦隐”的结果所导致。  相似文献   

4.
闽南惠安方言“亦.X,亦Y”句式是一种并列复句。句中的关联词“亦”相当于“也”意,但“亦X,亦Y”句式却不等同于“也X,也Y”句式,而是与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亦X,亦Y”句式中,“亦”可同时置于两分句的主语后,也可同时置于两分句的主语前。它置于主语后和置于主语前的情况迥然有别,本文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揭示它们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反问句式“不亦……乎”之“亦”字,历来有两种解释,一为情态副词“也”字,一为音节衬字,这两种理解均使反问语气缓和。一般“不亦……乎”句式反问气势较强,“亦”字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一诗第三联“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中关于“省识”的读音和意义,新旧教材对其注解不一,旧教材注释为“不识”,新教材注释为“曾经”,至于“省”的读音,新旧教材并未注明,亦读“xing”亦读“sheng”,历来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7.
词义的模糊性及其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词义指的是词义的适用极限不确定。“青年”一词即可为例,从多大年龄始到多大年龄止为“青年”的时限不好截然分开。“青年”与相关词“少年”、“中年”的“中介过渡”呈现出“亦此亦彼”的特性。我们称这《中介过渡”为“模糊区间”。与此相反,“死者”一词的适用极限则是确定的。它与“活者”的“中介过渡”呈现为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里引有陶渊明的诗句:“亲戚或余悲,他人亦民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课本把“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巳歌”释译为“亲族们有的余哀未尽,别的人又已经唱起歌来了”。此注不全,不能体现鲁迅先生的用意,问题出在“亦”字。《古书虚字集释》注“亦”犹“或”也。“或”古读若“域”,与“亦”为双声。《列子·力命篇》:“故贵之或不生,践之或不死,爱之亦不厚,轻之或不薄”,“亦”与“或”为互文。左思《招隐》:“纤鳞亦浮沉”五臣本  相似文献   

9.
“乌梁海”的函意“乌梁海”原非单指族名,也是指地域的名称,系指:欠加尔湖以南以西,叶尼赛河、鄂毕河上游及其以东,额尔齐斯河的下游一带;以及阿勒泰山、唐努山、萨彦岑各山脉的山谷地带和河谷地区,历史上曾把这一大片地方统称之为“乌梁海”,同时把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人也称之为“乌梁海人”。“乌梁海”是蒙古语,为“森林”之意,“乌梁海人”即为“森林之人”的意思了。蒙古人也称呼这部分人为“槐因亦儿坚”,“槐因”为“林木”之意,“亦儿坚”为“百姓”的意思,亦即称他们为“林木中百姓”。因之,“乌梁海”一词是具有地域名称和族别名称双重函意的。  相似文献   

10.
“得”字的初形作(?)(导),本义为“取”。在甲、金文中有两形:一为从又持贝;一为从得声。按理形旁不同字义也会有别,但在甲、金文中偏旁增彳或省彳,一般认为“无别”。故得、(?)在古文字中被视为一字。汉、卫宏诏定《古文官书》得、(?)为同体,此后石经亦因之,传世经传亦皆用“得”而未见“(?)”,于是“得”行而“(?)”废,在实际使用中“得”、“(?)”合为一字。惟许慎《说文解字》分得、(?)为二字: 彳部“得,行有所得也。从彳(?)声。(?),古文省彳”。见部“(?),取也。从见从寸,寸度之亦取也”。  相似文献   

11.
隗鹏  卢华清 《山东教育》2013,(12):F0002-F0002,F0003
“亦学、亦思、亦行”享受多彩读书历程 青岛市黄岛区实验小学将教师读书工作列入学校项目管理工作,出台了《“亦学、亦思、亦行”书香教师团队建设项目实施意见》,聘请教育专家担任项目组专家,通过网络、电话、实地指导等途径引领教师读书工作;按照“品读推荐书目一撰写读书笔记与感悟一交流阅读经验”的顺序,开展了“相约星期三”读书日、“相约星期五”读书蜂会、  相似文献   

12.
1《.出师表》中表明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义无反顾为国效力原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京市)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陈述自己临危受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湖南省岳阳市)3《.岳阳楼记》“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亦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退亦忧”指的是“___________”。(天津市)4《.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东省)5.你想成就一番事业吗?那么请你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良好…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语文第四册《鱼我所欲也》一文,教学时,一开始就要碰到“亦”字。前三个“亦”一般都解作“也(是)”,而“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中的“亦”很不好讲,课文以及一般的古文选本都未注释此字。从文意上分析,  相似文献   

14.
古文献施受句谓语体词间之“于”的性能,语法学者大都视“于”为被动式之标志。笔者考察古文献则发现,在传世典籍中,被动句虽常有“于”而亦或无“于”,主动句虽常无“于”而亦或有“于”。甚或对举的选择问句。有“于”者为主动态,无“于”者为被动态;并列的“于”字结构,其一为被动态,另一为主动态。由此看来,“于”之出现于施受句谓语体词间,并非决然为被动语态之体现者。  相似文献   

15.
古文献施受句谓语体词间之“于”的性能,语法学者大都视“于”为被动式之标志。笔者考察古文献则发现,在传世典籍中,被动句虽常有“于”而亦或无“于”,主动句虽常无“于”而亦或有“于”。甚或对举的选择问句。有“于”者为主动态,无“于”者为被动态;并列的“于”字结构,其一为被动态,另一为主动态。由此看来,“于”之出现于施受句谓语体词间,并非决然为被动语态之体现者。  相似文献   

16.
时代赋予李白大气磅礴的个性,而这又决定了其从政的途径,他想“济天下”,而后“隐山林”、功成身退,但这一亦“儒”亦“道”的理想模式只能是虚幻的,他傲岸狂放的个性不容于世俗,所以他就不可能“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而他的志向又是那么坚定,于是亦隐亦仕中鹏翅陨折,以一首《临路歌》落下了其“布衣卿相”的梦幻之幕。  相似文献   

17.
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文中“沙鸥翔集”一句,《语文教参》将其翻译为“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将其中“沙鸥”的“沙”.翻译为“沙洲”,网上众多翻译。亦如此解释。其实,这种翻译是错的。  相似文献   

18.
说“亦”     
“亦”字在古代汉语中常作“也”讲,这是众所周知的。但在不少的变例中,其用法和意义就不能一概而论了。尤其是在充当副词时,“亦”的变化最繁复。试看《游褒禅山记》中的这段文字:“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文中第一个“亦”解释成“也”无可厚非,然第二个“亦”解成“还是”岂不更佳。“亦”在充当表频率的副词时,除了相当于“也”和“还”外,还往往当作“又”用。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羌村三首》)中就是如此。然而,在《孟子二章》“是亦不可以已乎”一语中,“亦”的功能又迥然不同了,有人把这句话译成“这种行为不也可以  相似文献   

19.
“亦”在古诗文中常作“也”讲,但在不少变例中,其特指性就不可一概而论了。一、充当副词。这种用法的“亦”变化最多。主要有:1、作表频率的副词,“亦”除相当于“也”外,还有相当于古汉语中的“犹”尚“复”之义(《广释词》),可译为“还”“还是”“又”等。例如:  相似文献   

20.
今生书相伴     
“无论春天多么远,我亦心坦然;今生有书相伴……”——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歌。“书亦人生,人生亦书”——这是我最欣赏的一句名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