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19篇
科学研究   3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17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哪吒是一个光彩夺目的叛逆者形象,他的反叛具有深远的思想意义,他的反叛并非一般世俗功利的反叛,而是由性格本身决定的,是一种本质意义上的反叛,是争取生命权利的反叛;哪吒的反叛同时表现出人的独立的人格和生命意志。这在整个封建文学中是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112.
《考试周刊》2020,(26):155-156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孩子的青春期有明显提前的趋势,身体的发育与心理的变化随之而来。初中生的叛逆期让家长和老师措手不及,不仅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影响,还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惑,如果不能及时地引导教育,会让青少年误入歧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所以老师和家长应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3.
龙师父是鲁迅幼年“记名”寺院时所拜的和尚师父,他离经叛道,勇于反抗,善于战斗,他坚忍不拔,敢作敢为。这一切都对鲁迅性格的确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真正影响了鲁迅性格发展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14.
瞿秋白虽出身于没落的“士大夫”阶级,但从其祖父一代开始,就颠沛流离,穷困潦倒,没有自己的故居。祖父暴病南昌,父亲回常州看管祖父赓甫的府第八桂堂。叔祖父病故,只得迁出,寄居星聚堂,最后住进了瞿家祠堂。这段艰难困苦的家世,对秋白形成叛逆性格,走上革命道路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5.
学困生的形成因人而异,但对于所有的学困生来说,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如自卑心理、恐惧心理、抑郁心理、叛逆心理等等。这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都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困生的转化也要因材施教。找到原因,对症下药,学困生就能得到转化。  相似文献   
116.
明末以来乃至于整个17世纪,由于中央集权制与君主独裁制经历了一个由危机、衰败、灭亡,再重组、整合、强化的过程,这种政治上的“天崩地裂”,同时带给学术界一种新景象:怀疑、蔑视主流意识形态,对传统的价值系统表现出大胆的创新与叛逆。而这一时期这种创新与叛逆的最早、最典型代表便是李贽。李贽以他独有的学识、经历与性格,对孔子的是非观、理学的道德标准提出了质疑和批判。其影响力进入17世纪,以至于像顾炎武、王夫之类的顶级大师也视之为“洪水猛兽”,可见其对推进当时的创新叛逆思潮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7.
"多余人"形象已是一种引起广泛关注的世界性文学现象.杰克·伦敦于20世纪初创作的长篇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中的主人公马丁·伊登是"多余人"家族中的一员: 他孤独、自省、叛逆,想有所作为又无所作为.它充分表达了身处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的下层青年知识分子马丁·伊登的艰难生活历程和绝望心境.这一"多余人"形象丰富了美国文学的人物画廊.  相似文献   
118.
综观中国现代作家的思想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显著的特点:他们走向文坛时虽然都很年轻,却都富有崇高的人生理想;他们家庭的经济条件也都非常不错,但却敢于背叛自己的阶级出身而成为中国现代化政治革命的追随者;他们都具有接受良好教育的可能,却自觉放弃了自己的学业成为了呼唤现代文明的时代歌手,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为中国现代文学增添了无穷的生命活力;同样也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使20世纪中国文学充满者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19.
被书写的叛逆:质疑“娜拉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娜拉,作为中国女性觉醒和“五四”叛逆精神的表征,在进人中国语境后发生了未被觉察的精神变异,从而显示出女性解放话语的裂痕。从易卜生笔下决绝的“女儿娜拉”到进人中国的软弱的“妻子娜拉”,表明“娜拉”作为一种被书写的叛逆精神浸染着浓厚的传统色彩,而五四时期中国觉醒的女性新文学作家对于娜拉的自我书写,则显示出与时代主流话语的疏离。  相似文献   
120.
“创造性叛逆”在解构主义的翻译观中,是独具研究价值的课题。现代翻译研究把关注的焦点从原文作者转向译者、接受者和接受环境。本文即把整个翻译过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分别讨论了译者的创造性叛逆、接受者与接受环境的创造性叛逆并讨论了创造性叛逆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