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2篇
教育   1769篇
科学研究   294篇
各国文化   71篇
体育   290篇
综合类   73篇
文化理论   45篇
信息传播   26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日前,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组织完成了全县境内古碑、石刻拓片工作,共拓印唐宋至清同治十年(1871)期间的各种古碑、石刻51处、88幅拓片,有效地抢救保护了境内的碑刻文物古迹。当前,正值向家坝电站淹没区搬迁日益迫近之时,古碑刻搬迁、保护形势越来越严峻。为防止建设、搬迁中  相似文献   
992.
近日,在甘肃省宕昌县藏族群众家中发现晚唐时期古藏文12卷2000余页。该地藏族群众将其称为"苯苯教",该教是中国古代本土产生的一种宗教信仰,是在佛教传入之前已经在藏区流行,藏族群众至今还信仰的一种宗教。中国科学研究院和  相似文献   
993.
湘西苗族古老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内涵,饱含丰富的教育意蕴:它是一部"活灵活现"的教科书,它提供了一个立体研究事物的全面视角,它具有民族品格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4.
(本刊讯)近日,在宕昌县城关镇的鹿仁村和立界村、新城子乡的新平村和岳藏铺村等4个村的12户藏族群众家中发现了晚唐时期的古藏文经卷,初步  相似文献   
995.
“人品”的原有词义非常简单。《辞海》(1999年版)对“人品”的解释只有一个义项:人的品质,品格。《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5版)将其释作:1.人的品质:~高尚;2.(口)人的仪表:~出众。后者虽然多出了一个义项。但第二个义项并不常用.现代汉语口语中也很少用,多见于古白话中。  相似文献   
996.
如果从空中俯瞰,在地中海的浩淼烟渚上停泊着“三叶扁舟”,从东往西,分别是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和伊比利亚半岛。它们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地域,都曾经有过灿烂的文明和无限的风光:最早是在巴尔干,升起古希腊文明的荣光;紧随其后的是亚平宁,展现古罗马文明的辉煌;最后是伊比利亚,  相似文献   
997.
美丽的曲线     
两颗孤独的心,两个独立的人,两个不同的世界,一条曲线——桥,将其连接起来。人们在这美丽的曲线上寻找着心灵的交汇点。  相似文献   
998.
第四纪古环境重建是近代学术热点之一,用于古环境重建的资源很多,但能够进行高分辨率定年的较少.喀斯特沉积物蕴含有高分辨率的古环境信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古环境重建,并取得了较多成果,但目前对沉积物的形成过程和环境响应研究较为薄弱.沉积矿物在形成和成岩的过程中伴随的碳氧同位素变化和其它物质迁移影响古环境重建的准确性,为降低这些过程对古气候重建的影响,需要更多的环境监测来实现.  相似文献   
999.
蚌埠双墩遗址出土璜、陶泥塑、陶祖形支架等器物饰件,其中泥塑儿童像纹面形象以及仿动物造型的特殊器皿采用多种装饰纹样及塑造手法,装饰意识十分强烈,装饰造型已经有了一定的艺术性。在双墩器物装饰符号中有花、蚕、猪等动植物图腾,这些装饰符号说明双墩先民对图腾崇拜从真实模拟自然过渡到身体装饰再延伸到器物装饰上,无一例外地象征着某种特殊的神秘含义,以求得图腾对于氏族的庇护。  相似文献   
1000.
武胜驿寻古     
武胜驿到底何时在此设驿?为何取名武胜?这一问题不单是关系到武胜驿本身的史迹,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丝绸之路——尤其甘肃境内丝路驿站建设的整体史迹。文章主张在此设驿不是始于明代,而是始于唐代贞观年间,并提出五点依据。武胜之名,也非明代冯胜西征大胜而得名,而是宋代王韶"熙河之役"大胜而得名。在此建堡,也非始于明,而是始于宋。且堡和驿的性质和作用都迥然相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