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第四纪古环境重建是近代学术热点之一,用于古环境重建的资源很多,但能够进行高分辨率定年的较少.喀斯特沉积物蕴含有高分辨率的古环境信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古环境重建,并取得了较多成果,但目前对沉积物的形成过程和环境响应研究较为薄弱.沉积矿物在形成和成岩的过程中伴随的碳氧同位素变化和其它物质迁移影响古环境重建的准确性,为降低这些过程对古气候重建的影响,需要更多的环境监测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由于国家在教师教育政策上的倾斜,大量非师范高校毕业生走上中小学教师岗位,中小学教师空余岗位越来越少.因此当前师范院校地理学专业就业形势严峻,而工程技术专业社会需求量巨大.通过加强高等师范院校地理学专业地图学课程相关实践技能练习,探索一种适合当前社会形势的地图学课程开放式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人地协调观素养是最能体现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核心素养之一,但当前有关学生人地协调观素养形成的评价研究较少。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学具有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和富有层次性的特点,可以很好地诠释人地协调观素养形成的心智过程。文章以其为理论基础,根据课程标准中对人地协调观内涵、表现、水平等级的描述,构建了高中地理人地协调观评价框架。该框架包括“自我评估”“元认知调控”“认同和内化”三个一级指标,“学习动机”“学习目标的设定”“认知过程监控”“人地关系认识”“人地矛盾分析”“人地协调观的应用”“人地协调观价值内化”七个二级指标,包含了多种教学评价类型,融入了教师和学生两个评价主体,能从多个角度追踪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下,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基本目标。首先,对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其次,概括高中地理教学中培育核心素养的意义和原则;最后,在培育核心素养的视域下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策略参考: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加强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善用小组讨论,重视地理实践活动并合理进行类化教学,达到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以我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新加坡《高中地理教学大纲(2023年版)》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研究法,对两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中地理课程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展开,课程编排遵循系统性原则,内容全面具体、基础性较强,侧重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新加坡高中地理课程依照21世纪能力框架展开,课程编排以问题为导向,内容相对简洁,知识的连贯性强,侧重于学科思维的培养。据此提出改进我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建议:加强学生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注重课程内容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强化内容的连贯性和知识的串联性,在时代发展潮流中做到“变与不变”。  相似文献   
6.
学习平面几何,离不开研究图形。学生识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学生对几何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所以教师应将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几何教学过程之中。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从而达到提高思维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