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9篇
教育   1372篇
科学研究   513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54篇
综合类   85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2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将分析湖北本土知名商标的翻译现状,剖析这些商标翻译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52.
假冒专利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专利权的标记权,犯罪对象是专利标记和专利号,在客观方面表现为4种侵犯他人专利标记权的行为,主观方面包括间接故意,主体是一般主体。在认定时要特别注意本罪与其他侵犯他人专利权行为的界限。  相似文献   
53.
从等效视角看英汉商标词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的等效论是翻译学本体理论之一,奈达在《翻译科学探索》中提出了“动态对等”,后来又用“功能对等”代替前者,从而使其含义更清楚。近年来,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加入WTO以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与国际接轨,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在此过程中,一种商品要想抢占先机,赢得市场,拓展市场,除了质量优良,价格合理以外,更重要的是大力进行产品的广告宣传,以突出商品的品牌,使之成为家喻户晓的商品标记,深深地印在消费者的头脑中。因此,商标翻译直接影响该商标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成败。把商标从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并保留其原有的…  相似文献   
54.
假冒他人署名既是侵害被假冒者民事权利的行为,又是对社会公众的欺骗。本文对假冒他人署名行为的性质、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认定假冒他人署名行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5.
我国于2001年10月对《商标法》进行了修改,使之基本符合了TRIPS协议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商标法律制度。但是,新商标法与TRIPS协议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仍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文章拟对新商标法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商标立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6.
商标词的翻译一直为人们所关注。许多学者从文化、语言等角度出发指出商标词的翻译应遵循的原则、方法和技巧。本文试图从跨文化交流的模式出发,探讨商标词的翻译应考虑译入语的文化因素,并做到语用等值。  相似文献   
57.
谈商标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标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它不仅承栽着所属商品的信息,还涉及两种语言的历史文化、宗教传统因素。但是,在商标翻译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在参照商标翻译原则下,选用合适的翻译方法,才能做好商标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58.
淡化行为是一种现代商标侵权。为满足驰名商标发展的内在要求,顺应国际潮流,我国应加强对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借鉴各国商标反淡化立法的成功经验,建立比较完善的商标反淡化法律制度,对淡化行为依法打击,从根本上遏制和消灭商标淡化行为。  相似文献   
59.
“i-Module”商标 韩国申请人株式会社现代显示科技(Hyundai Display Technology,Inc.)於2001年9月PP日在国际分类第9类“液晶显示监视器(计算机硬件)”商品上向商标局提出“i-Module”商标(以下称申请商标,见附图P)的注册申请,并声明指定颜色’。商标局经审查,於2002年7月2日以ZC1985099BH1号商标驳回通知书驳回了该商标的注册申请,理由是申请商标与微软公司(Microsoft Corporation)在类似商品上已注册的第138741、号“i”商标(以下称引证商标,见附图2,刊登於第720期《商标公告》)近似,且该商标中的“Module”译为“模数、模块”,为计算机技术术语,在指定商品上用作商标缺乏显着特征。  相似文献   
60.
论商标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海群 《情报科学》2005,23(3):378-381
论文分析了商标档案的种类,探讨了商标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重点阐述了商标信息资源的现代化管理及开发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