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2051篇
科学研究   82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103篇
综合类   74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10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自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起,有关"幸福"的道德哲学思考就被提上了日程,走上了更系统化,更严谨,更完整的伦理学这一康庄大道。作为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对幸福问题做出系统而完整阐述的哲学家。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作为人生之最高目的的幸福是通过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而被获得的,完满的幸福也即思辨活动,它是爱智精神在伦理学中的结晶。  相似文献   
62.
童年是道德人格建构的重要时期。中华传统童蒙经典不仅是儿童识字的蒙学读物,它更具有丰富的德性知识,明确具体的道德规范,是儿童伦理教化的经典系列教材。童蒙经典的伦理思想基础主要包括天道观念、家长制度、修齐治平思想、中庸思想、道德义务观、功利与保守主义和男尊女卑思想等。其主要道德范畴包括善与恶、诚与信、礼与让、仁与义等。童蒙经典对儿童化蒙昧以文明,理混沌以清晰,在培养儿童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形成道德品格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童蒙经典也有其局限性,但经典不盈,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将不断生长,结出新的经典。  相似文献   
63.
邝红军 《师道》2011,(5):56-56
缘起:教育是“长善救失”和“长智救愚”的工作。因为爱教育,更爱思考教育,又想把这种爱和思考记录下来,因此有了“教育在线”这个独立博客。设置的主要栏目有“教育哲学”“教育政经”“‘教育智能”“教育研究”和“教育评论”,意在“培养聪明的好人”。  相似文献   
64.
本文以马建忠和胡适分别于1894年和1914年提出的“善译”翻译观为基础,探讨其理论意义。首先,对现今研究“善译”观的某些观点予以驳议;接着,对比马胡二人“善译”观中的主要思想,指出它是关于译者中心论的理论模式;最后,从中国传统哲学中追溯‘‘善译’’的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65.
裕固族民间故事《神箭手射雁》,貌似戏剧性的爱情故事,实则不然。借用格雷马斯的"语义方阵"分析法,不难发现:"惩恶扬善"是这则故事的核心主题,"善-恶"二元对立是其深层结构。这种对立在裕固族民间文学中十分突出,形成了裕固族民间文学"善-恶"对立的基本叙事结构。究其原因,既与裕固族长期信仰佛教相关,也与讲述人"以善为美"的审美理想紧密相连。为表达自己的审美理想、完成善-恶叙事,叙述者又不断借用巧合、对比等多种具体叙事技法。  相似文献   
66.
《善恶的彼岸》是尼采晚年一部豪放力作,在他的整个著作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从《善恶的彼岸》一书的文本出发,研究了尼采的道德思想,按照逻辑顺序概括为建构的“善”与“恶”,道德的起源和本质,对道德的分期和分类,对道德价值重新建构:超善恶四个方面。尼采的道德思想有合理的一面,但也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67.
对孟子“性善”论相关问题的争论一直绵延不断,近年来又被学者们一再提起。其争论不仅涉及孟子所说“善”的界定,也涉及孟子性善说立论的逻辑根据、思维路径等,由此引出孟子所说的“善”是“本善”还是“向善”、抑或“心有善端可以为善”等问题。应该说,这些讨论对于深化孟子人性论的研究很有意义。不过笔者以为,其中有些观点在方法论上陷人...  相似文献   
68.
鉴于正义概念的宏大与复杂,确定平等原则为理解正义的理论坐标具有历史和理论逻辑上的合理性。不同历史时期的平等观着眼于不同的道德视角,在厘清此三个基本问题基础上的差异平等正义观改变了西方传统正义观的理想化状态和鸟托邦模式,具有道德理想上的合理性和社会实现的普遍方式及可能。  相似文献   
69.
《成才之路》2011,(31):101-F0003
山东省滕州市至善中学坐落在滕州市至善路南侧,京福高速公路西侧,毗邻国际家居广场,交通便利,环境优雅,是一所集学园、花园、乐园为一体的三年制市直初级中学。  相似文献   
70.
王梵志诗"不善广平王",前贤的校注或存疑,或相左。从训诂释义及敦煌写卷别本字形两方面可以证明,"善"字当校为"若"字;从历史故实、生活经验及语义表达及用韵的实际情况需要等方面可以证明,"广平王"不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