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9篇
科学研究   10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23(1):77-77
作为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半导体材料,共轭聚合物以其突出的优点——廉价的溶液可加工性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结晶性共轭聚合物由于规整的堆砌结构具有更优异的光电性能。其中聚(3-烷基)噻吩在聚合物场效应管和光伏电池等薄膜光电器件中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
噻吩磺隆对玉米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的噻吩磺隆对玉米根尖细胞进行染毒处理。结果表明,随着噻吩磺隆浓度的增加诱发玉米根尖细胞微核率增高,有丝分裂指数降低;对其进行剂量和时间效应测定,结果表现明显的剂量和时间效应关系,显示了噻吩磺隆具有一定程度的诱变活性。  相似文献   
23.
首先利用二烯酮与甲胺溶液作用制得哌啶酮,然后利用Gewald反应使哌啶酮、氰乙酸乙酯与硫磺在吗啡啉催化下,合成2-氨基四氢吡啶并噻吩衍生物,最后再与三苯基膦、六氯乙烷在无水三乙胺存在下,合成2-膦亚胺基-6-甲基-3-乙氧羰基-5,7-二苯基-4,5,6,7-四氢吡啶并噻吩,产率80%。其结构由1H NMR,MS,元素分析所确证。  相似文献   
24.
在施主/受主荧光系统中,荧光猝灭可用于研究光致电子的转移。当样品中各组分的吸收谱及相应荧光谱存在严重交迭时,荧光检测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内滤效应及荧光材料吸收深度的影响,造成猝灭率虚高的赝象。本文就三聚噻吩/富勒烯混合液的光谱校正进行研究,以便于正确评估施主与受主材料间的光致电子转移。  相似文献   
25.
《中国科学基金》2005,19(4):232-232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连续资助下,南京大学薛奇教授及其合作者长期系统地研究了杂环化合物单体在金属表面进行化学及电化学聚合的基本规律,制备了分子有序排列的导电聚噻吩薄膜,其拉伸强度甚至超过金属铝,并具有导电性稳定的特点,这些成果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他们成功地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的分子设计中。上述成果获得了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项。  相似文献   
26.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22(4):314-318
表面化学反应活性量子效应的实验证明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薛其坤领导的研究组,与大连化物所包信和、李微雪,清华大学物理系段文晖以及美国再生能源实验室张绳百的研究组合作,对Si衬底上生长的平顶  相似文献   
27.
研究合成了2-芳香氧基噻吩噻吩并嘧啶酮衍生物7a-7d的方法,该方法应用膦亚胺与芳基异氰酸酯的氮杂Wittig反应,得到的碳二亚胺再与酚类在K2CO3催化下反应,合成了4种未见文献报道的二氢噻吩噻吩并嘧啶酮衍生物7a-7d.所得产物7a-7d的结构由NMR,MS,IR和元素分析所确证.  相似文献   
28.
报道了一种新的5-氟尿嘧啶衍生物2-噻吩甲酸(5-氟尿嘧啶-1-基)甲酯的合成.用1HNMR、13CNMR、IR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了晶体结构,同时分析了热性质.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c,晶胞参数为:a=9.6134(14),b=4.8381(7),c=24.534(4),α=90°,β=97.289(3)°,γ=90°;Z=4,F(000)=552,R1=0.0616.  相似文献   
29.
在微波加热无溶剂条件下,将噻吩、联苯甲酰、醋酸铵三组分采用"一锅法"反应,合成了2-(2′-噻吩)-4,5-二苯基咪唑,考察了微波辐射功率、反应时间、催化剂种类与用量对产物产率的影响,优化了反应条件,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该方法快捷、简便,为2-(2′-噻吩)-4,5-二苯基咪唑的合成提供了一种环境友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本文对以巯基乙酸和丙烯酸甲酯为主要原料合成3-羟基-2-噻吩甲酸甲酯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该方法具有合成简单,易于操作,产品收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