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873篇
科学研究   71篇
各国文化   52篇
体育   57篇
综合类   39篇
文化理论   24篇
信息传播   28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基础教育阶段的国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义上讲,国学指的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之一;但是近代以来,国学在内部挫折和外来文化的侵蚀之下,一蹶不振,所以当前进行国学教育势在必行。中小学生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基础教育时期是其成长的关键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应该对其实施国学教育。有关部门应当尽快制定政策措施,教学参与者应当行动起来,使国学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2.
科学与人文融合:新课程改革学科教育的核心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人类已经在知识经济基础上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全球化时代。当人们重新审视科学与人较长时期对立的局面时,各国学大都认可:在科学主义保持稳固地位并继续发展、人主义日益复兴并不断加强的时期,科学主义和人主义对立的态势已开始转变,它们日益走向融合与渗透,并已形成必然之势。人们期待着生态平衡基础上的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63.
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国学更要从基础教育抓起,从日常生活抓起。本文从教学实践中进行国学的渗透,涉及阅读课、话剧与表演话剧班以及中队活动红领巾广播站等,从而使学生的国学底蕴得到提升,享受乐趣,品味经典,国学之花永开不败。  相似文献   
64.
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国学为载体对高中学生进行日常生活道德教育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发挥国学在日常生活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必须以目标的指向性精选典籍内容,以途径的多元化营造教育氛围,以践行的主体化构建内化平台,并注意把握传承与学习的关系、目标与切入点的统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整合。  相似文献   
65.
时代呼唤国学教育,但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发展却进展缓慢,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国学教育系统,重点是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在国学教育上的协同创新,而协同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在基础教育视域下对国学教育的内涵、体系、方法做全面的考察,如此各方国学教育的任务才可以明确,分工才可以达成。  相似文献   
66.
最近一段时间,有人提出了让儿童从小学国学。 有人曾征询我的看法。 我问为什么要让儿童从小学国学呢?对方答:据一些专家说,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典籍,它记载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华,是中华民族学术文化顶巅之学。我国近现代最著名的学者、文豪、大师如鲁迅、  相似文献   
67.
近年来,经典诵读活动已在全国众多中小学校园中开展,取得了不少的成效.基于对赣州市三所小学经典诵读教学实践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经典诵读活动开展过程当中存在如学生对于经典诵读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区分比较含混、教材缺乏、诵读活动形式单一等问题,并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既要注重与语文教学的紧密结合又要注意区别对待、研发科学的系统教材、分阶段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68.
国学经典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研读经典就是在和无数的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交谈,它可以使学生的道德情操与个性品格、文化素养与情感智慧全面提升,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也是一盏指路的明灯。  相似文献   
69.
钱行 《江苏教育》2001,(18):20-21
钱穆,字宾四,江苏无锡人,国学大师。早年他曾在苏、锡一带设帐授业,诸多轶事,约略述之。  相似文献   
70.
《青年教师》2007,(5):59-60
章太炎脾气暴躁,又是国学大师,晚辈如我者竞称他作“疯子”,简直吃了豹子胆。好心的读者或许会暗自替我担心:他老人家若在天有灵,还不化为厉鬼把你小子给剁了哇!怎么着诽谤罪你是逃不掉了。其实呢,我这么称呼章太炎,洵为投其所好,先生有知,八成会咧开嘴嘿嘿地笑呢。不信?请看他这段怪味豆般的夫子自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