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4131篇
科学研究   487篇
各国文化   103篇
体育   482篇
综合类   172篇
文化理论   51篇
信息传播   49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349篇
  2014年   628篇
  2013年   346篇
  2012年   354篇
  2011年   425篇
  2010年   368篇
  2009年   364篇
  2008年   412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416篇
  2005年   399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幕末、明治时代,日本已经开始侵略中国,各种各样的侵华思想不断问世,成为其侵略行动的战略指导和精神支柱。这时的侵华思想以大陆政策为核心和主线,以“神国”理念和民族优越论为特征,是封建扩张主义、殖民主义和民族狂妄主义的混合物,对后来日本大规模的侵华思想理论的泛滥和行动的推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2.
用浸渍沉淀法制备复合金属氧化物脱硫剂,添加竞争吸附剂可以使金属氧化物在载体γ—A12O3上高度分散,有利于其与硫化物反应.常温、缺氧条件下精脱H2S穿透硫容可达16.8%.分析了竞争吸附剂的分散作用机理,采用EP、TEM技术分析了金属氧化物活性组分的均匀分布及脱硫前后的脱硫剂微表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3.
集周代社会诗歌文大成的《诗经》 ,既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光辉文学著作又是周代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然而前人多从文学的角度去研究其价值 ,而很少涉及到它所反映的其他社会内容 ,例如周人的宗教哲学观等。从《诗经》的大量篇章中 ,论证周人宗教哲学观在《诗经》的表现并进而分析周人之宗教哲学与殷人宗教哲学的相承相因相革的关系 ,从而论述周人宗教哲学反映于《诗经》的内容 ,是周人对殷人宗教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4.
105.
不久前一个阳光绚丽的日子,笔者有机会探访了位于京郊的“中国北京航天城”,观看了正在积极备战“神六”载人航天飞行的航天员地面模拟训练、新研制的“神六”航天服、“神六”飞船进场前的测试,以及“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等,一派中国航天技术欣欣向荣的景象,令人振奋。“神六”出征太空倒计时走进飞船的总装测试房,大厅中央竖着一块“倒  相似文献   
106.
魏振强 《教书育人》2005,(10):15-15
一天下午2点30分,刘代珍一只手夹着一摞子作业本,一只手敲响了上课铃。这是龙庄小学下午的第二节课,也是刘老师今天上的第3节课。  相似文献   
107.
对"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解读"见仁见智",涉及到诗词的读解方面"无理"、"有情"等深层次的矛盾关系。诗词有它的特殊规律、结构特点和表现手法,只有反复咏诵,熟读精思,把握诗的艺术特质,才能领会诗的真意,才能得出符合诗的实际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8.
热贡地区六月会展示出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艺术,特别体现在祭祀与舞蹈这两个方面。从中我们不仅能找到民间艺术“礼失求诸野”的影子,还能深刻体味六月会在社会渲泄功能方面、娱乐功能方面、宗教心理平衡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9.
《微神》是最符合老舍象征主义理论界定的范本,体现了老舍借鉴象征主义技巧的艺术独创性。作品通过“幻象”的营造融化了现实与梦境,创造了一个不同于现实人生的艺术世界,实现了对现实人生的否定。作品继承的传统小说写法,使作品的意蕴含蓄朦胧而不晦涩;而“心与物神秘的联合”的象征主义手法又创造出小说的诗意美,模糊了小说与散文诗歌的界限,实现了对既定小说形式的否定。  相似文献   
110.
吕静 《宣武教育》2006,(1):33-35
一、论题的提出 1.初识“奇”语 我的论文题目是《引导学生品味诗歌“奇”语》,“奇”语一词并非我个人创造出来的。高二诗歌单元中有李煜的词徨美人》,首旬“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俞平伯说这一句是“奇语劈空而下”。这就是我脑海中“奇语”的源头。当时在备课时抓住这个“奇”字,研究了此句究竟“奇”在何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