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62篇
科学研究   3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2篇
综合类   24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140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名人符号是特定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表征。消费社会符号消费逻辑改变名人符号生产机制与内涵所指,使名人符号的生产机制由意识形态宣传、公共知识传承转向娱乐化、大众化,自身沦为一种可以消费的商品,同时造成信道资源被抢占、无效信息的广泛传播与信息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在分裂破碎、结构松散的后现代社会里,名人符号也是一种联结社会的工具与纽带。消费社会大众传媒与广告主要制造了三种类型的名人叙事:偶像神话型、肥皂戏剧型与恶搞反叛型,形成了文化传播中的一种特殊的形态。  相似文献   
82.
潜在舆论是相对大众舆论来说的,潜在舆论分为两类:正常潜在舆论与非正常潜在舆论。正常的潜在舆论是在通畅的社会舆论形成渠道中,通过充分的讨论和交流形成的?它具有非主流性、个体性、反社会性及群体特征。所谓非正常潜在舆论是指由于社会舆论形成的渠道不畅所形成的潜在舆论,非正常潜在舆论具有一定正义性、突发性和破坏性。研究潜在舆论有利干更好地进行大众传播的效果研究,有利于更好地指导大众传媒的工作,有利于更好地做好社会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83.
当代儿童比以往任何一代都更充分地享受了媒介资源的丰富,据中国儿童中心2001年对中国少年儿童素质状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儿童成长更多地受到了电视广播节目、报纸刊物和新兴电子媒介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
任何社会,要维持其良好的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都有必要采用各种方式、手段对社会实施控制。社会舆论借助其独有的控制工具--大众传播媒介,对整个国家生活包括政治民主、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民众伦理观念的形成,负有一份特殊而不可取代的道义责任。很多时候,它是客观公正的文化表征,是社会普遍道德原则的灵魂和化身,它对国  相似文献   
85.
美国政治学家科恩1963年对报纸作用说过一句话:“报纸或许不能直接告诉读者怎样去想(what to think),却可以告诉读者想些什么(what to think about)。”这句话言简意赅地概括了议程设置理论的内涵。1972年,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肖在《舆论季刊》上发表了《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首先提出了这个理论。他们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程”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86.
本专题内容主要涉及一百六十多年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的情况以及建国以来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学习中应重点掌握近代以来人们衣、食、住、行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交通与通讯工具的进步,大众传播媒体的变化及双百方针和新中国的教育成就。认识社会生活的变迁与世界形势发展和中国社会政治的变革的密切关联以及“双百方针”的经验教训,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87.
本文通过对29名育龄女性的半结构化访谈,旨在从传播学视角深入考察信息传播与育龄女性生育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育龄女性的生育认知与信息传播紧密交互,共同影响育龄女性的生育意愿。一方面,大众媒介所传播的风险信息建构了育龄女性的生育风险认知,无形中加剧育龄女性的生育恐慌,从而潜移默化地降低女性的生育意愿;大众媒介所展现的正面话语有助于消弭育龄女性的生育风险认知,但这种正面话语在传播空间中并非总能“被看见”。另一方面,亲人之间形成的垂直代际传播以及同辈之间的水平传播也会对育龄女性的生育意愿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此外,研究发现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对育龄女性生育意愿的影响并非完全割裂,而是以互动和博弈的方式发挥作用。其中,来自人际传播的生育信息对育龄女性生育认知、生育意愿的影响力度明显强于大众传播。  相似文献   
88.
本文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大众传播媒介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的法条入手,以央视3·15晚会见证并推动了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和3·15文化演进为主线,论证3·15晚会在保护消费者权益中发挥出的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89.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当今社会,博客逐渐走入广大普通民众的个人生活。由于博客传播的简单化、便捷化、随意化,对于在传统媒体长期一统天下局面下生活下的广大民众来说,他们找到了可以尽情表达自己观点、发表个人言论的一个阵地。本文在充分论证博客的优点和正面价值的同时,也对博客在大众传播中的缺点和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90.
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是近些年来热议的话题,也是当前我国各地区发展面临的深层次课题。大众传播与文化软实力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大众传播对于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作用的角度出发,探讨城市管理者自觉运用大众传媒来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可能性路径,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