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470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321篇
教育   86061篇
科学研究   8132篇
各国文化   84篇
体育   6483篇
综合类   6093篇
文化理论   557篇
信息传播   4515篇
  2024年   277篇
  2023年   1270篇
  2022年   847篇
  2021年   1242篇
  2020年   1331篇
  2019年   1814篇
  2018年   1029篇
  2017年   2217篇
  2016年   2573篇
  2015年   4231篇
  2014年   8555篇
  2013年   8278篇
  2012年   9712篇
  2011年   10099篇
  2010年   9221篇
  2009年   9506篇
  2008年   8954篇
  2007年   7655篇
  2006年   5624篇
  2005年   4473篇
  2004年   3359篇
  2003年   2480篇
  2002年   2075篇
  2001年   1540篇
  2000年   1503篇
  1999年   569篇
  1998年   407篇
  1997年   302篇
  1996年   215篇
  1995年   170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中国贫困大学生的现状及其社会救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高校贫困生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普遍性的社会问题,文章试就中国贫困大学生的现状、出现背景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3.
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塑造健康高尚的人格,高等教育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大学生提高掌握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发展正确的价值取向、道德修养和审美能力,获得完整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04.
把民族精神教育贯穿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过程,让他们了解在中华民族的五千年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要有生动、新颖的形式。  相似文献   
105.
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全员观指导"和"全程观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传统的就业指导主要侧重于为临近毕业的学生做好就业服务工作,这种就业指导的模式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应当树立全员观和全程观,把为毕业生进行“包装”的做法改成为学生进行“设计”,全面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106.
《学子》2004,(3):52-52
1、过于长久地打牌。对于促进学业、增进同学间的友谊、用来致富,作用都不大。打牌可以,天天打并且一打就半宿甚至成宿地打,最浪费生命了。  相似文献   
107.
目标定向是描述一个人在体育活动中采用何种动机模式的一种理论,该理论将个体的目标定向分为两种,即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目标定向的不同主要依赖于个体对能力来源的认识不同,任务定向的个体主要认为运动能力是后天的,而自我定向的个体主要认为运动能力是先天的.不同目标定向的个体在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认识上有很大不同.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体育活动目的认识上的差异,以及目标定向与体育活动目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8.
大学生运动休闲文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运动休闲概念的释义入手,以文献资料为基础,从社会学与文化学的角度,就大学生运动休闲文化的形成、内容、形式及其延伸等方面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09.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内蒙地区体育院、系311名在读学生的运动损伤成因进行调查与分析,并针对成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对策,培养学生保护与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积极调整学生心理状态,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10.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从分析大学生心理的现状出发,对心理健康的标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途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体育运动是发展学生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和动力,体育运动能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培养意志品质。并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