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594篇
科学研究   139篇
各国文化   131篇
体育   111篇
综合类   245篇
文化理论   67篇
信息传播   38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380篇
  2013年   369篇
  2012年   394篇
  2011年   525篇
  2010年   517篇
  2009年   433篇
  2008年   573篇
  2007年   404篇
  2006年   285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朱文静 《文教资料》2007,(28):94-96
道德教育首先有核心,孔子道德教育的核心是"仁"。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它的主要贡献在于对教育的思想、理论、方法的精心探索。仁是孔子最经常提到的一个词,在《论语》一书中,有五十八章谈到"仁",提到"仁"字共一百零九次,[1]并且全书其它许多语意和思想都与"仁"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完全可以说,"仁"是孔子思想中核心的问题,是它许多主张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83.
依据教育科研发展观,本文认为孔子通过研习、扬弃已有教育认识成果,在教育基本原理、教学理论和德育理论等方面继承与创新并举,进而建构起自己的教育理论。要者包括:创造性地析述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首倡“有教无类”和启发教学理论,综合性地创建学习过程论和德育结构论,借鉴已知深入探讨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阐释教育目的和使古代教育内容渐趋定型,在施教方法和德育方法上既承前启后又富有特色。  相似文献   
84.
孔子德治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主张“以德治国”,反对单纯的刑治,对为政者提出了“以德修身”、“以德化民”、“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要求。这些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5.
孔子的法治     
孔子主张刑罚 ,但反对刑罚不中 ,治乱必须雷厉风行 ,但不是不教而诛 ,综合治理要先治吏 ,各种事情做好了 ,社会治安会自然好。这对于我们今天搞社会主义法治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相似文献   
86.
在过去对孔子“中庸”思想的研究中,大多数人认为“中庸”即阶级调和,是折衷主义,这是对“中庸”内涵的歪曲。本文将就孔子的一些言论和实践,对“中庸”的哲学内涵,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87.
林青 《教育与职业》2006,(25):44-45
金秋十月,正值我国教师节.普天下同为“灵魂工程师”祝福庆贺.道一声“您辛苦了”.以表达不忘师长殷勤教诲之恩情。而就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也不应忘记中国教师的鼻祖.当然也是中国儒家文化的鼻祖——孔丘。有关孔丘.也就是孔子的话题可谓千千万万。虽然在近代,伴随着时代风云变化,对他的评说越来越开放和多元化,中间多了无数的是非曲直之争,但毋庸置疑.作为一个文化表意符号.以孔子来代表“”教师”.向来蕴含着高尚、正直的价值取向。这是得到世界范围内华人认可的,并且已波及影响到世界其他民族。这一点.完全可以从当今世界到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孔子学院”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88.
在孔子诸多的弟子中,老先生最欣赏、最钟爱的恐怕莫过于颜回了。对于颜回的志向、品行和道德,孔子曾赞誉:“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英年早逝,孔子悲伤得不能自已。然而尽管如此,颜回还是被恩师孔子怀疑了一回。那年,孔子领着众多弟子到处奔波,困于陈蔡,“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吕氏春秋·君守》)野菜汤也喝不上,七天米粒未进,孔子深感体力不支,只好白天睡觉了。颜回讨回米烧起饭来,孔子迷迷糊糊闻到了饭的香味,他眯着眼睛看颜回在灶上忙活。谁知,他看到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  相似文献   
89.
孔子"启发"艺术与苏格拉底"产婆术"比较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产婆术"的规则是使自以为知者知其不知,再以自以为不知者知其所知,它的运用从教育者不自以为知出发,"启发"艺术的规则则是以自以为行[德行]者知其不行,再使自以为不行者知其行,它的运用从教育者不自以为行出发."产婆术"与"启发"艺术的比较,实质上是中西教育理念源头的比较.  相似文献   
90.
孔子的终身学习思想是现代终身学习理论的历史滥觞。它包括"修己安人",强调学习者的自我完善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有教无类",提倡全员的学习;"不知老之将至",提倡全程的学习;"学无常师",提倡全方位的学习;"为仁由己",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深入挖掘孔子的学习思想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对于建设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