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1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宗教是目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引导创建具有新意的相对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宗教观,将宗教活动纳入健康有序的轨道显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2.
通过对合肥市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介绍了合肥地区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基本现状,并指出在新时势下加强大学生科学宗教观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93.
论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挥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首先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宗教观。把“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视为马克思宗教观的本质是失之偏颇的。马克思宗教观最核心的內容,是认为宗教的产生及其表现方式与特点,都与由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所决定的一定社会状况和历史发展联系在一起,与当时当地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国家的人的现实生活过程,是宗教存在与演变的最深刻的根源。根据上述马克思的宗教观,合手逻辑的结论是:人们对宗教的理解也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94.
艾米莉·狄金森始终生活在矛盾中。她是基督教的叛逆者,却构想着自己心目中的上帝;她热爱自然又害怕自然;她追求真爱却独身一生。在矛盾之中,她总在为如何既保存自己的真实又适应社会的规定而塑造着自己。  相似文献   
95.
高校应重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世界近年来出现的“宗教热”现象,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唯物主义无神论、宗教的本质和功能、宗教和科学的关系、宗教道德和集体主义道德的区别、科学信念与宗教信仰的区别、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观点都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教育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6.
李花梅 《文教资料》2006,(34):41-42
托马斯·哈代的巨著《苔丝》中的男主人公安琪儿·克莱尔,传统的评价,对他持否定态度的人居多。而笔者试图从社会观、宗教观、婚姻观和道德观来分析克莱尔的观念层次,从而向读者展现了“圆形”、“立体”的克莱尔:克莱尔是进步中的中产阶级,他的思想具有先进性,但同时又受时代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7.
宗教意识和态度,凯瑟琳·安妮·波特小说创作丰富意蕴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她的代表作?开花的犹大树??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灰色马,灰色的骑手?中,有着天主教信仰的女主人公们,在充满灾难、危机的世界里面对背叛、死亡、虚无,感到迷惘、幻灭,艰难寻找着生存的意义和支撑。由此可见波特对宗教既渴望相信又持深深怀疑的矛盾心态、对所处时代宗教危机的感知和寻找精神信靠的努力。  相似文献   
98.
约翰·巴思在短篇小说集《迷失在开心馆中》以模仿—颠覆的对立方式展示出其复杂的宗教观。作家在模仿《圣经·主祷文》的体式后对其进行彻底颠覆,模仿上帝创世继而又怀疑、颠覆上帝的存在。该部小说集中展现出巴思宗教怀疑主义、多神论的复杂宗教观,生动折射出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思想动荡、信仰危机的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99.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利益是一切社会现象的本质,也是宗教现象的本质。人类对神灵的祈祷无非是为求得自身利益的保佑,宗教压迫的实质是阶级利益的对抗,宗教斗争背后隐藏的是现实世界利益冲突,宗教改革反映了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人类只有在自然与社会中获得完全自由才能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100.
随着宗教升温现象在大学校园的蔓延,高校必须重视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通过坚持科学的教育原则、确定科学的教育内容及实施科学的教育手段,高校构建起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科学体系。在整合多方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形成“以学校为主导,以家庭为基础,以社会为保障”的教育合力,共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思想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