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34篇
科学研究   5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充分肯定了新创的量子力学曲率解释的优点,赞扬改进后的“相互作用实在论”,解决了不可知论的疑难。重点强调直觉图像思维模式对于理解量子物理学和对于科学创造的启发性功能。并用多元主义方法论的观点分析几种典型的量子力学解释,表明它们各有独特的一面。  相似文献   
22.
数学对象的实在性问题一直是困扰数学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 ,实在论者把数学对象与客观实在完全等同起来 ,把数学对象看成是一种不依赖于思维的独立存在 ;形式主义者把数学对象与客观实在完全隔裂开来 ,认为数学对象是一种不具有任何真实意义的纯粹的虚构。其实数学对象在实在性问题上具有辩证的性质 ,它既是抽象思维的产物 ,又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 ;既具有确定的客观内容 ,又是思维对于客观实在间接的、能动的反映  相似文献   
23.
“辩证逻辑”的规律与形式逻辑的规律的表述冲突,一直是个难题。本文提出辩证语义运动、语用规律与语义规律由性质实在论上升到关系实在论等主张,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新的理解与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从科学哲学、科学知识社会学以及实在论的建构主义等的研究出发,阐述了科学知识是由社会建构的;并通过对科学课程形成的主体分析论述了科学课程也是由社会建构的,并指出了树立科学课程的社会建构观所具有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25.
论量子力学曲率解释实在论哲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确定性原理是正统量子力学几率解释的哲学基础。不确定性原理赋于电子动量和位置的不确定性,缘于电子的点粒子抽象。如果考虑到电子事实上不是质点、结合霍夫施塔特实验结果,就有可能消解不确定性原理的非决定论意义,并为量子力学曲率解释提供实在论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26.
从意义理论的视角看,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争论的焦点是语句的真值条件是否是观的超越证实的。反实在论采取了两个策略对实在论发难:一是否定某些论说(例如伦理)的语句不具有真值;二是否认语句有客观的潜在超越证实的真值,为此反实在论提出了三个基于语言理解的反驳。该反驳存在的主要不足是它假定的前提仍需要论证,但它从语言分析入手探究形而上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我国的哲学研究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7.
普特南科学哲学思想的形成、发展经历了起转承合的学术历程,即起于立——建立科学实在论,转于破——扬弃科学实在论,承于卫——捍卫内部主义实在论,合于真——反璞归真,回到生活实践。并且每转向一个新的阶段,都是对原有思想或理论在更高层次或更高水平上的超越与发展。  相似文献   
28.
广义相对论否定了空间与时间是外在于物质的特别的实体,而是物质的相互作用与运动的显现的现象;同时,运动的定义不是相对作为背景的空间和时间,而是运动系统自身的运动关系的界定。作为显现的关系现象的时空不存在客观的时间。在此基础上的量子引力改变了物理学的认识论基础。量子引力中的各种问题带来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本体论与认识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9.
现代西方科学主义大体上经历了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和实在论等几个阶段,尼采以视角主义为杠杆,以人类生命为目的,以不贬损正当的科学理性为前提,对实证主义科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从而开训了现代西方哲学史上反科学主义的思潮,尼采的反科学主义思想包含一些合理因素,但自币也存在偏颇之外,构建历史理性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0.
围绕道德的普遍客观性问题,当代西方哲学家们的各种不同观点引发了当代伦理学中的实在论在反实在论的论战。论战的焦点在于:是否存在普遍客观的道德原则?如何解释当代西方的道德现状?虽然实在论观点拥有广大的支持者,但反实在论的看法同样引来了越来越多的赞同者。综合不同哲学家的观点,一种“无道德的”伦理学正在西方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