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科学研究   23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分析40岁以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相关的预后。方法选择大别山区2014年3月到2016年4月128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的宫颈癌患者年龄均在40岁以上,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均在40岁以下,对所有患者在多方面上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病理类型为非鳞癌的比例更高,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差,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40岁以下宫颈癌患者与年老组相比,在性生活方式、孕产次、临床表现、妇科体检、病理类型、生存期等方面上差异显著,据此探讨大别山区宫颈癌的病因、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关系、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  相似文献   
52.
现阶级对于多数宫颈癌患者化疗,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但化疗药物对于血管损伤较大。为了防止患者穿刺部位外渗、外漏、静脉炎、重复穿刺的的痛苦和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在实践中我们选用于小儿静脉留置针用于患者化疗优于成人静脉留置针。现将本院产科2002.3-2006.6月应用于小儿静脉留置针用于宫颈癌患者行5-Fu持续96h化疗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3.
TCT检测及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及The Bethesda System(TBS)细胞学分类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TBS细胞学分类诊断,将诊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病变均列为阳性病例,病例均在阴道镜下行活检,将细胞学检测结果与活检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对223例行TCT及阴道镜下活检与组织病理学诊断:鳞状细胞癌(SCC)100%(12/12);高度病变88.23%(15/17);低度病变88.44%(38/45)。结论:TCT技术应用于宫颈细胞涂片筛查,与传统的巴氏图片相比明显提高了涂片的满意率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TBS报告方式内容直观、易懂、具体、客观,TCT检查异常的病例配合阴道镜病理检查进行诊断,能及早发现宫颈早期病变,尽可能防治宫颈癌发生。  相似文献   
54.
陈静 《新闻前哨》2007,(12):81-82
作为领域的健康传播和作为主题的宫颈癌都较少为国内研究者所涉及。但前者的分支之一批判性健康传播恰好为作为特殊癌症的宫颈癌提供了揭示其媒介呈现和受众认知情况的绝佳的理论视角。批判性健康传播与传播学中的批判学派一脉相承,主要借助批判性的文化和政治理论,注重话语研究和健康传播情境下语言如何成为某些群体获取利益的工具。宫颈癌则是这样一种特殊的癌症:它是现今所有癌症中人类唯一确知其发病因素(HPV病毒),也是现今唯一研制出预防疫苗的癌症。在不远的将来,宫颈癌甚至可能成为第一个能全面预防和根除的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55.
56.
健康是自然所能给我们准备的最公平最珍贵的礼物。近年来,妇科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宫颈癌,已成为女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对宫颈癌进行定期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3月31日,心系女性——女性健康工程之2011年度"宫颈健康促进计划"宣教活动在中国妇女活动中心正式启动,这是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加大"两癌"防治科普教育和宣传力度的重要举措,在"默沙东中国"的大力支持下,于2011年将"宫颈癌"设立为专题项目,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57.
黄睿彦  王越  王曼 《今传媒》2024,(1):109-112
如今,社交平台已经成为主要信息媒介,但是,社交平台存在的健康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面临一些质疑,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了社交平台中大众对宫颈癌的认知水平情况。综合研究发现,社交平台接触频率和信息卷入度与个体宫颈癌主观知识认知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对客观知识认知水平则无显著影响;社交平台接触频率与宫颈癌污名呈正相关,而信息卷入度与污名呈负相关。基于此,本研究提出相关部门要选择合适的媒介提高健康传播效果、提升内容质量纠正认知偏差、规范平台内容消弭疾病隐忧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大众对宫颈癌的认知和防治宣传工作,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健康传播策略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李孟达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妇科肿瘤专家,在妇科肿瘤的临床诊治,尤其是宫颈癌、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治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手术精湛,深受国内外同行的赞誉和敬佩,其娴熟、快捷、细腻的手术风格被誉为“岭南派”的代表。1988年曾应邀到加拿大安大略大学妇产科进行临床和手术交流。近20多年来,先后多次应香港中文大学妇产科邀请,在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作宫颈癌手术演示和妇科肿瘤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59.
《健身科学》2009,(7):48-49
子宫内膜癌,又称子宫体癌,是妇女常见的生殖道恶性肿瘤,发生在子宫内膜层,为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发病高峰年龄在55~59岁。约占女性癌症总数的7%,占生殖道恶性肿瘤20%~30%,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已趋于接近甚至超过宫颈癌。临床以不规则阴道出血为主要症状。发病与长期雌激素刺激(例如未婚未育、早育、长期无排卵型月经史等)、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肝脏疾病等相关。当然还有遗传因素,约20%内膜癌患者有家族史。另外,膳食中富含高脂肪食物也被认为是子宫内膜癌的易发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0.
目的对比观察TP方案化疗联合同步放射治疗与单纯放射治疗针对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病理确诊为中晚期宫颈癌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同步放疗+TP方案化疗)和单放组(单纯放射治疗)。单放组45例:单纯根治性放射治疗。综合组45例:在放疗开始给予TP方案化疗。放疗期间间隔28天重复一次化疗。结果综合组近期有效率88.9%,单放组有效率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同步放化疗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均可耐受。结论综合组比单放组近期疗效明显提高,毒副反应增加但可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