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12篇
科学研究   37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7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31.
看《花城》     
新年伊始,不少著名作家都推出了新长篇,如阿来的《空山2》、池莉的《所以》、张炜的《刺猬歌》、李佩甫的《等等灵魂》等。然而,除了阿来的新作依然保持着《空山》系列的气韵,其余的都令人失望,或大失水准,或顺着以往的衰落轨迹继续下滑。倒是两位较年轻作家的长篇颇有可观处,盛可以的《道德颂》感情丰沛,刁斗的《代号:SBS》寓意精微,虽有缺点,但中气十足。更新锐作家的几个中篇也有出彩处,王维廉《非法入住》以实写虚的功夫、晓航《论我们灿烂的生活》与当下都市生活对接的能力、王松《守夜人的阳光》沉稳的叙述功力,都可圈点。"80后"两位作家也令人欣喜,笛安的《莉莉》以童话的方式写成长经历,张静的《珍珠》以荒诞的笔法写现代体验,感受真切,有新异之感。此外,迟子建的《福翩翩》、张惠雯的《如火的八月》都写贫贱生活的爱欲亲情,前者写老夫妻的温暖,后者写小儿女的绝望,都能动人。  相似文献   
32.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作为未来建设者的大学生对生命的漠视让我们震惊.培养大学生的生命尊严意识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大学生生命意义追寻空虚化,生命价值理想多元化,生命情感淡漠化,生命责任"实用"化.对此,我们要让他们明确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价值理想,充实人生情感,积极承担人生责任.  相似文献   
33.
女儿八岁的时候,遇到一件有关尊严的事情。女儿在超市自选了一袋两支装、笔杆上印着小熊图案的水性笔,标价5.8元。刚结完账,女儿就被人拦住,称涉嫌把两支笔放进一个口袋,属偷盗行为。我女儿说从货架上拿取的时候就是这样,但工作人员根本不  相似文献   
34.
【案例】《尊严》(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尊严》,回忆一下,这是发生在哪两位人物之间的故事?生:这个故事是发生在年轻人哈默和镇长杰克逊大叔之间的故事。师:请××同学把这两位主人公的名字写到黑板上,分别写在课题的两边。  相似文献   
35.
一个很早就死了父亲的男孩,与母亲过着清贫的日子。一年暑假,他与同伴一起去同伴的爷爷家玩。同伴的爷爷是一位退伍军官,住在一座独院的两层小洋房内。小男孩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一直住在烂泥屋子里的他,哪见过这样栽着花种着草的院子和被粉刷得漂漂亮亮的房子?  相似文献   
36.
《初中生之友》2011,(Z1):4-8
该死的快班、慢班进入初三,我们的天就塌了。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将我们按成绩优劣重新编班。初三年级九个班,分了四个快班,四个普通班,一个慢班。初三(9)班成了慢班。  相似文献   
37.
学会有尊严     
初冬黄昏的冷雨中,老人仍然站在望得见大路的拐角处。旁边的人都知道,他是在等他的孙女,一年四季,天天如此。  相似文献   
38.
芦垚 《学习之友》2011,(11):24-24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政冶学研究室主任王占阳认为,因为人是社会性动物,必须寻求社会的肯定,如果被社会否定会痛苦。这代表对尊严与幸福之间关系的一种理解:如果没有尊严,便很难获得幸福。  相似文献   
39.
直到18岁那年,我才真正懂得什么叫尊严。  相似文献   
40.
郭铁成 《学习之友》2011,(11):23-24
“民主”并不是“好”或“坏”、“有用”或“没用”的问题,它是我们生命的一种渴望,一种需求。正如吃喝拉撒睡,正如人的“七情六欲”,你说它们“好”还是“坏”,“有用”还是“没用”?我们需要它们,是我们的生命离不开它们,一旦离开,生命就要受到致命的阻遏。反过来也可以说,如果不是我们的生命需要它,它就是再“好”、再“有用”也与我们不相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