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57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130篇
教育   40975篇
科学研究   5640篇
各国文化   31篇
体育   1431篇
综合类   1945篇
文化理论   622篇
信息传播   4373篇
  2024年   142篇
  2023年   584篇
  2022年   432篇
  2021年   535篇
  2020年   550篇
  2019年   602篇
  2018年   360篇
  2017年   758篇
  2016年   966篇
  2015年   1722篇
  2014年   4009篇
  2013年   3498篇
  2012年   4301篇
  2011年   5006篇
  2010年   4610篇
  2009年   4893篇
  2008年   4556篇
  2007年   3957篇
  2006年   3103篇
  2005年   2864篇
  2004年   2418篇
  2003年   1780篇
  2002年   1083篇
  2001年   816篇
  2000年   706篇
  1999年   232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高职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是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适应经济发展和用人单位吸纳毕业生能力下降。应从优化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研究,政府实施相应配套措施等方面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42.
颜恒 《钓鱼》2004,(19):29-29
用手竿进行秋钓,有立竿见影,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秋季特定的气象、水势、鱼情等优越条件,决定了手竿大有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43.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近日编制完成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重点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国家促进就业的目标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4.
试论新形势下竞技体育领域的高等职业教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竞技体育所面临的新形势.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学习化社会建构等维度上论述高等职业教育在竞技体育人运动生涯期间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作用、在竞技体育人运动生涯后培养体育人的社会就业能力的作用、面对入世培养国际化的体育经济管理人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2003-2004赛季我国参加ISU速度滑冰赛事成绩报告及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告了我国速滑运动员在参加2003-2004赛季ISU速度滑冰赛事中取得的成绩,并加以简要综合分析,认为整体水平有所上升,短距离项目具备一定优势,中长距离项目与世界高水平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46.
2004年速度滑冰短距离世界杯赛观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对2004年速度滑冰短距离世界杯赛的观感,分析了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比较了我国运动员的优势与差距,围绕如何提高我国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从多方面谈了心得和所受到的启发.  相似文献   
47.
中国青年高职称体育教师群体处于高校体育发展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剖析这一群体的角色优势与角色危机,寻找角色再塑的途径与方法,有利于上级有关主管部门采取相应培养措施,实现该群体的自我优化,从而确保这一跨世纪人才群体的先进性和稳定性.研究表明:青年高职称体育教师群体具有年龄、学历、知识等七大自身优势与机遇、地位二大社会优势.但是由于多种不良环境与个体因素影响,致使少数青年高职称人员出现“优势错位”现象,导致目标、观念、情绪等六种意识危机与工作、学术、学习等六种行为危机产生.针对上述情况,青年高职称体育教师应通过自我再塑与组织再塑方式,实现高规格群体成员最优化,以适应21世纪高校体育发展对青年高职称体育教师的高要求.  相似文献   
48.
“模糊化评分”是一种重新与传统的标准化考试相适应的百分制的新分数评价观,也是实现教育本体功能协调和优化的有效途径,具有多维度、公平性、协调性等特征。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在于要充分利用促进教育发展的机遇及对教育发展具有短期刺激的教育环境因素,更重要的在于要不断寻找乃至创造各种有利于教育发展的因素。因此,“模糊化评分”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而言无疑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性趋向。  相似文献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