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7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8篇
教育   4169篇
科学研究   48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580篇
综合类   384篇
文化理论   20篇
信息传播   245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84篇
  2022年   193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232篇
  2014年   475篇
  2013年   409篇
  2012年   481篇
  2011年   448篇
  2010年   447篇
  2009年   413篇
  2008年   452篇
  2007年   315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倦怠研究起源于美国,最早用于职业领域,研究个体在职业环境中,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过大而导致疲乏、焦虑、压抑、工作能力下降等现象。近年来移用到学生学习倦怠研究。由于二者在研究对象生理及心智成熟度、外在环境、从事任务的性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显然,运用研究职业倦怠的方法来研究初中生英语学习倦怠成因是有失偏颇的。  相似文献   
902.
社会故事法在儿童自闭症干预中的应用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故事法是1991年由Gray C提出的自闭症干预方法.它以心理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强调通过提高患者对社会情境和社会行为规则的理解来促进患者社会能力的发展.十几年来的一系列实验研究已经初步证明,社会故事法独立使用或与其他干预方法配合使用都能有效减少患者的不适当社会行为,增加适当社会行为,而且疗效能够保持,应用情境也比较广泛.但相对而言,社会故事法在具有良好阅读能力的轻度自闭症患者身上取得的干预效果会更好些.  相似文献   
903.
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方法,选取一名中度抑郁症状大学生个案,进行了为期12周共9次的以音乐审美欣赏为核心的心理辅导活动。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所设计的音乐审美欣赏心理辅导活动能显著改善中度抑郁症状大学生的症状水平,培养和训练其调适抑郁症状的能力及技巧,并使这些能力和技巧最终泛化和转移到日常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904.
大学生是网络成瘾现象的高发人群。通过调查广东5所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现状,揭示了网络成瘾对大学生身心健康造成的严重影响,并从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个体等方面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提出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05.
影响青少年自杀的因素及干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青少年自杀现象呈上升势头,而且,自杀者的年龄越来越小.青少年自杀,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很大的伤痛和社会人力资源损失,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研究.影响青少年自杀的原因与年龄、性格、学业状况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为此应宜尽快建立危机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906.
社会支持系统是个体、与个体日常生活紧密接触的近端支持,以及与个体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远端支持构成,并且这些支持能被个体感知、评价和利用。留守儿童不等于问题儿童,社会支持作为一种保护因素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但目前关于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系统的研究还停留在描述层面,干预研究欠缺。未来研究需要开发出较为系统全面的测量工具;同时需要从干预的灵敏性、适宜性和动态性上深入探讨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7.
存在于部分高校辅导员中的职业倦怠现象,对辅导员自身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均产生着不良影响.文章在介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的基础上,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基于组织层面和个体层面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908.
“第二反抗期”是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时期。这一时期矛盾和迷茫的心理状态,使得青少年容易采用暴力的方式来解决所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发生在“第二反抗期”的校园暴力,呈现暴力方式多样化、转移责任、实施过程中有“从众”现象等特征。究其原因,主要有“第二反抗期”内的“攻击性倾向”、心理支撑系统缺乏、来自媒体的“暴力”模仿以及学校教育功能的缺失等方面的原因。为避免发生在“第二反抗期”的校园暴力,要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维的预防和干预系统。  相似文献   
909.
某大二学生因病突然在寝室逝世,此后其所在班级的同学陷入了情绪和行为困扰中。该校学生心理辅导中心的老师在了解事件背景后,设计并实施了一次哀伤辅导,协助该班同学处理了丧失和哀伤,合理宣泄,从负性事件中获取正面意义,取得良好效果。该文呈现了完整的哀伤辅导过程,可为学校处理类似事件提供参考,并进一步探讨了高校在应对和处理此类突发事件中的相关事宜。  相似文献   
9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肿瘤化疗患者心理问题的影响。方法应用化疗前中后期患者心理状况比较表对肿瘤化疗病人实施解释说服法,情绪转移法,暗示疗法等心理干预的前后心理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肿瘤化疗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在化疗前与化疗中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理干预后症状明显改善,化疗前后比较(P〈0.01)。结论肿瘤化疗患者实施多层次的心理干预可清除不良心理反应,变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配合治疗,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