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41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43篇
教育   13264篇
科学研究   917篇
各国文化   36篇
体育   329篇
综合类   605篇
文化理论   308篇
信息传播   1171篇
  2024年   230篇
  2023年   1035篇
  2022年   663篇
  2021年   712篇
  2020年   435篇
  2019年   247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411篇
  2014年   922篇
  2013年   872篇
  2012年   948篇
  2011年   1170篇
  2010年   969篇
  2009年   1084篇
  2008年   1362篇
  2007年   1052篇
  2006年   801篇
  2005年   718篇
  2004年   490篇
  2003年   495篇
  2002年   444篇
  2001年   334篇
  2000年   280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教育异化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育异化问题的提出教育是什么?这是一个人们想弄清楚但又没弄清楚的难题。不同的人对教育有不同的看法 ,正是由于教育的复杂性 ,人们看待它时如盲人摸象 ,必然会产生偏差 ,以致在实践中出现了与教育本意相反的情况。虽然人们对教育本质的认识至今还没有达成一致的结论 ,但通过长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人们知道了教育应该做什么 ,至少知道了什么不是教育 ,即教育应该扬弃那些貌似教育的东西。人们对现行的教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相同的看法是 :现行教育异化了!人为什么要受教育?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 ,康德等一批哲人早已论述过…  相似文献   
62.
63.
目前,中小学生的劳动状况令人担忧。据调查资料显示:在100名中小学生中,51%的学生长期由家长整理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72%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离开父母就束手无策,只有31%的学生偶尔做些简单的家务。  相似文献   
64.
母德九 《农村教育》2005,(12):15-15
贵州省遵义县职教中心面临职业教育新形势的需要,领导班子决策层进一步转变教育理念,开拓创新,大胆探索,拓展办学思路,经教育局局长和县政府分管领导同意,迈出了校企联盟的可喜步伐,为我县职业教育的发展找准了又一个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65.
《中国基础教育》2005,(6):20-20
在18年的从教生涯中。贵州省惠水县摆榜乡甲坝民族小学校长罗天祥反复思索和探索改变苗乡教育落后面貌的“灵丹妙药”。结合苗族聚居地现实情况.经过多次努力尝试.他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教法。他根据地区特点采用双语教学。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克服了教育与生产劳动不衔接的现象。  相似文献   
66.
消费是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人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以工具理性为主导的工业社会却使消费异化,背离了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提倡合理消费,对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价值提升,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7.
人机协同教学在推进教师角色分工精细化的同时,极大动摇着教师的身份认同,症结在于教师身份的去情感化。基于情感社会学视角审视教师身份认同的情感逻辑,发现人机协同教学出现政策要求与社会期待下教师身份的多元化、互动硬环境异质化和互动符号系统单维化,伴之而来的是情感规则的遵与违之间教师身份的内在冲突,低回报情感劳动下教师身份的核心质素动摇。对此,需以情感取向为主线统整教师身份结构,化解人机协同教学的身份冲突;发挥教师情感的动力效能,促进人机协同教学的身份协商与身份展示;关照教师身份的情感性要素,为人机协同教学中的教师身份转变减负增能,从而推进教师身份的合情改变,实现人机协同教学中人与技术的和谐共进。  相似文献   
68.
69.
7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探讨新时期我国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必要性、挑战及路径。主要结论:新时期我国体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是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我国体育制度传承与完善、深化体育与劳育功能互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体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仍然面临学理研究亟待深入、不同主体利益诉求有待协调、政策法规支撑亟待加强、复合型体育+劳动教育师资人才亟待培养等挑战。建议:秉持全面培养的理念,形成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观念共识;通过校内、校外教育的协作促进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完善政策、法律法规引导,为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提供制度保障;促进职前教育、在职培训与师资聘用的完善,加强体育+劳动教育复合型师资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