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0篇
教育   5833篇
科学研究   349篇
各国文化   101篇
体育   1119篇
综合类   261篇
文化理论   40篇
信息传播   53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181篇
  2016年   241篇
  2015年   255篇
  2014年   647篇
  2013年   625篇
  2012年   720篇
  2011年   835篇
  2010年   614篇
  2009年   581篇
  2008年   825篇
  2007年   512篇
  2006年   354篇
  2005年   282篇
  2004年   297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32.
有关体育市场的探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体育市场从总体上可分为体育物质产品市场与体育服务产品市场,具体包括健身娱乐市场、竞赛表演市场、体育培训市场、体育中介市场、体育彩票市场和体育传媒市场等。通过对各体育市场的概要分析,基本了解体育产业的全貌。  相似文献   
33.
严林 《山东教育》2002,(12):26-27
即兴表演是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创造情境中,在没有预先准备和排练状态下的儿童表演活动。这一学习本身不包括传授新知识内容,却是一种能将儿童的知识经验、思维材料引起变化、更新、改组的综合性学习,又是一种学习主体在学习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它给幼儿留出充分发展创造性的余地和更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表演艺术形式中的要素,如旋律、节奏、人物、角色、场景、道具、动作等,最能给儿童以愉悦,能将他们带进一个美的境界,加之幼儿对美的事物有着浓厚的情趣并与之有着某种天然联系,可以不同程度地感受到听觉、视觉、动觉美,…  相似文献   
34.
35.
36.
灌篮连载     
《当代体育》2005,(5):92-93
  相似文献   
37.
在形体教学中培养学生外在美优化学生心灵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教育教学改革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结合现代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从2001年开始,我院体育科组以“以美健体”的模式进行教学实验.具体说来,就是根据美的规律进行形体教学和体育活动,以学生的必趣为主,对课的内容作合理安排.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练习,学生的体型渐趋和谐与健美,学生的情感意志也产生良好的效应,既培养了学生的外在美,又优化了学生的心灵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8.
试论培育形体与形体课教学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以浙江省台州师专 1997级、1998级选修形体课的 82名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对 2 6名没有体操、舞蹈基础和 6名已有一定体操、舞蹈基础的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其目的是根据女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对造成学生情绪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 ,提出了在形体的培育过程中 ,不仅利用动作编创的合理性、优美性 ,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和风度 ,发展学生个性 ,陶冶美的情操 ,使外表更加和谐完善。而且 ,阐明了在形体课教学中 ,运用绘制简图或图解资料的强化性教学为学生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 ;使形体课真正体现出育体、育心的效应  相似文献   
39.
教学目标:1.通过艺术欣赏、表演、绘画、制作等活动形式,让学生表达对钟表的喜爱之情,感受到时钟与生活、学习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懂得珍惜时间。(人文主题)  相似文献   
40.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淮海工学院女生选修形体课的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形体训练符合女生心理、生理需要,能塑造形体和陶冶情操,并有效地提高身体机能水平,但该校形体课教学开展的情况与大学生的需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在高校女生中开设形体选修课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