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603篇
  免费   382篇
  国内免费   224篇
教育   68194篇
科学研究   6561篇
各国文化   111篇
体育   4398篇
综合类   3027篇
文化理论   316篇
信息传播   4602篇
  2024年   167篇
  2023年   685篇
  2022年   815篇
  2021年   783篇
  2020年   907篇
  2019年   974篇
  2018年   562篇
  2017年   1266篇
  2016年   1550篇
  2015年   2529篇
  2014年   6040篇
  2013年   5167篇
  2012年   6132篇
  2011年   7085篇
  2010年   6095篇
  2009年   6515篇
  2008年   7217篇
  2007年   5809篇
  2006年   4536篇
  2005年   4146篇
  2004年   3825篇
  2003年   3427篇
  2002年   2987篇
  2001年   2475篇
  2000年   2129篇
  1999年   817篇
  1998年   601篇
  1997年   412篇
  1996年   357篇
  1995年   317篇
  1994年   255篇
  1993年   165篇
  1992年   164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广东第二课堂》2004,(12):17-17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全世界的人都想改变别人,就是没人想改变自己。  相似文献   
52.
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一般要扮演三个核心角色:咨询、预防和发展.每一个角色的重要性都随着过去发展的时空而有些改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三者都清楚地说明了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的定位.  相似文献   
53.
我国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年级的增高呈现下降趋势,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认识了科学上的几种心理效应后,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与我们的社会、家长、教师的某些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现状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54.
不同的气质类型对不同的运动项目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有多大。与人的心理运动能力的发挥在量的方面有多大差异?为了探讨和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尝试性的对泰安师专体育系50名男生进行了一次气质类型与七项心理指标关系的测试实验。通过这些实验研究。试图为学生或运动员选择合适于自己气质类型特点的运动项目。及体育研究提供一点心理依据。  相似文献   
55.
周全  韩文义  沙峰 《体育科学》2001,21(3):75-75
问卷调查国家女子举重集训队运动员 30人 ,获得有效问卷 2 8份 ;问卷调查山东省举重队运动员 34人 ,获得有效问卷 32份 ;问卷调查女大学生 886人 ,获得有效问卷 842份。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和卡特尔 16种个性因素量表 (Cattell- 16 PF)为测量工具。研究结果 :根据症状自评的评分标准 ,各因子大于或等于 2的运动员被认为存在心理疾病症状。国家女子举重队中至少有 1个因子大于或等于 2的占 17.86 %。山东队中占 18.75 %。女大学生中占 2 0 .6 1%。国家队、山东省队和普通女大学生的总症状指数分别为 :0 .6 6 ,0 .6 9,0 .70。总症…  相似文献   
56.
之所以想谈谈地方台老年栏目的风格定位问题,是因为我们在这方面走过一段弯路。  相似文献   
57.
根据少年短跑运动员生长发育和项目特点,探讨了以短跑技术为中心的全面身体训练,发展步长、步频、速度耐力,掌握跑的放松技能,心理训练,合理的营养等。  相似文献   
58.
教师应积极参与实验室管理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 ,尤其受“科研是硬指标 ,教学是软指标”论调的影响 ,出现了部分大学教师不愿参与标本室、实验室管理的现象 ,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认为 ,教师参与实验室管理和改造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对教师参与实验室管理应制度化并定期考核 ,使之成为教学环节上的一个硬指标。  相似文献   
59.
从文化、心理、个性的角度我们可以很好地把握陶渊明与苏东坡饮酒的异同。首先 ,他们都重视以酒为咀嚼生活的媒介 ;其次 ,他们都重视饮酒时的细微心理感受 ;再次 ,由于饮酒中历史感的表现不同 ,产生了不同的审美风貌 :一个显得异常深厚 ,一个显得逸气纵横 ;另外 ,由于渊明和东坡对出处尺度把握之参差 ,源于儒道在二人思想结构的比例的相异性 ,造成渊明与东坡在饮酒上的情感和意蕴的向度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