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37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220篇
教育   63530篇
科学研究   4101篇
各国文化   118篇
体育   4571篇
综合类   2575篇
文化理论   387篇
信息传播   5204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540篇
  2022年   348篇
  2021年   603篇
  2020年   740篇
  2019年   651篇
  2018年   437篇
  2017年   971篇
  2016年   1247篇
  2015年   2339篇
  2014年   6007篇
  2013年   4887篇
  2012年   5717篇
  2011年   6636篇
  2010年   5902篇
  2009年   6200篇
  2008年   7126篇
  2007年   5753篇
  2006年   4368篇
  2005年   4018篇
  2004年   3444篇
  2003年   3062篇
  2002年   2769篇
  2001年   2218篇
  2000年   1908篇
  1999年   594篇
  1998年   394篇
  1997年   314篇
  1996年   262篇
  1995年   229篇
  1994年   185篇
  1993年   135篇
  1992年   136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传统武术在向竞技化武术转型的过程中,长期性、高强度、大负荷单调的演练给武术形体技术上带来提高的同时,运动性心理疲劳亦日益突显。文章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法,阐述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出现的必然性,从传统文化角度出发,结合东西方实证研究,提出"禅悟"即冥想训练对恢复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是可行的,是一种简单可操作的心理恢复训练。  相似文献   
102.
高中阶段问题学生是在心理上存在一定的障碍,并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10种表现)。本文根据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主要从六个方面总结了转变问题学生,使其健康成长的策略。重视问题学生的不良心理表现,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训练,就能够把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3.
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指导教师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是学校工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和校内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本责任与义务。本文通过教师在体育健身方面所存在的积极心理、轻视心理、疑虑心理、消极心理等不同心理特点的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开展教师体育健身活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4.
读者来信     
《教书育人》2004,(11):4-4
  相似文献   
105.
跆拳道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跆拳道是一项利用拳和脚进行搏击的对抗性运动.它通过竞赛、品势和功力检验等运动形式,使练习者增强体质,掌握技战术,并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在训练和比赛中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跆拳道的高难度连环动作,通过身体各器管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严密配合是很难做到的.而往往有些运动员这方面欠缺,在比赛中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严重失误,影响了比赛成绩,造成终生遗憾.由此可见,对运动员进行合理的心理训练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6.
周芸 《南昌教育》2004,(3):11-11
“网络成瘾综合症”主要表现在因为过分沉湎于网络而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其在学生群体当中最常见的症状有:意志减退,对于成瘾行为难以自控,除上网以外,其他需要减少,并伴有品行障碍(如说谎、偷窃、暴虐行为等)和生理、生化的改变,并进而导致社会适应能力下降,感情淡漠,学习成绩下滑,考试不及格等。  相似文献   
107.
108.
张忠秋 《体育科研》2004,25(4):62-62
1.运动员参加重大比赛的心理准备包含哪些内容?为了备战奥运会、世锦赛等大赛,运动员和教练员一般都会针对体能、技能制定长期、系统的训练计划,都会为体能和技能的储备和水平的提高做充分的准备。同样,获得较高的心理技能水平也需要做一番认真的准备。下面是心理准备必须包含的内容。(1)设置合理的目标:现实、具体且具有挑战性;(2)制定(心理训练)计划:详细且易于实施;(3)学习和运用心理调节手段:应贯穿于训练和比赛的全过程;(4)培养训练的兴趣,激发比赛的欲望:这是维持长时期、大运动量训练和比赛的必备条件;(5)建立合理的自信心:正确地认…  相似文献   
109.
作为相对特殊的受教育群体 ,职校生的心理、思维是否也和正常的中学生一样 ,按照传统的模式发展和形成呢?他们年龄一般在15~18岁 ,在心理与生理、现实与理想等诸方面出现不协调或发生矛盾的时候 ,往往举棋不定 ,一筹莫展。作为教育工作者 ,如何能在这样的时刻给他们以引导 ,使他们顺利渡过这一阶段性的“难关”呢?笔者在对学生存在的不同心理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教学体会 ,提出如下对策 :一、对有随遇而安心理者 ,要鼓足其努力向上的勇气。我校职业班的生源 ,大多是那些没有考上高中或因种种原因无法进入高中的初中毕业生。这…  相似文献   
110.
高校的大学生在球类专项课的考核中,心理障碍的表现十分普遍和频繁,本文对此进行了原因分析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方法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