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0篇
  免费   0篇
教育   521篇
科学研究   22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4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 毫秒
71.
1 借助中国伦理精神,汇入西方伦理观念,顺应中华民族心理,更新伦理意识,这是恽代英早期伦理思想上的一个特点。义务思想是中国的传统思想。19世纪末西方列强闯入中国,西方的“人权”思想也随之进入中国。当时资产阶级维新派认为,两千余年来,中国人的权利思想备受封建统治者的摧残,人民“深种奴隶之根性”。梁启超等维新派为了铲除对国家民族兴亡漠不关心的奴隶主义思想,也曾提出过权利思想。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接受并发挥了维新派们的“权利”思想,分析奴隶主义的危害,抨击中国历代“圣贤”以服从柔顺为要义的道德;他们认为要肃清  相似文献   
72.
<金河王>是英国19世纪著名艺术评论家约翰·罗斯金的短篇小说.本文通过对<金河王>中人物形象塑造和故事主题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作品所蕴涵的浓厚的道德伦理思想和生态伦理思想,这些伦理思想体现了作者对全人类深切的人文关怀,对今天的人们依然具有启示.  相似文献   
73.
曾艳 《文教资料》2008,(4):35-36
赵红梅先生在<埃斯库罗斯悲剧的伦理精神>一文中说:"如果说哲学家、伦理学家是用思辨的、逻辑的语言来表述伦理思想的话,那么文学艺术家则是以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的内心冲突和灵魂斗争来展示其对伦理观念的特殊思考的."而法国文学家加缪无疑是这方面的杰出的代表.……  相似文献   
74.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与合作中常常会产生误解甚至冲突,这大多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由于美国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代表,笔者就把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进行对比,论述中西文化之间的主要差异。了解中关文化的差异,不仅有助于我们和美国的文化交流,也有助于我们和世界,特别是西方各国的往来。  相似文献   
75.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观的生成与他的生活经历、社会阅历及社会经历密切相关,是有其社会根基的;另方面,叔本华以他的意志主义哲学开创了现代西方哲学的先河,其中的理论目标和中心环节是其悲观主义的伦理学,悲观主义几乎成为叔本华哲学的首要特征。叔本华是直接从他的形而上学的体系中推出他的悲观主义伦理学的,他的意志本体的确立是他的悲观主义人生观生成的形而上的根基,即理论基础。他的生存意志痛苦的悲观主义结论是其意志主义哲学内在的合乎逻辑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76.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塑造的一个光鲜动人的贵族女性形象.她美丽善良、真诚勇敢,洋溢着青春和活力,具有摄人心魄的高贵气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俄国,当封建农奴制向资本主义转变之时,安娜的身上同样存在着传统伦理思想的制约和资产阶级情调的诱惑.她一方面囿于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一方面又想要过真正的情感生活,这就决定了安娜挣扎在道德和感情之间,徘徊在外部舆论和内心渴望的矛盾之中.因此,安娜的悲剧既是性格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  相似文献   
77.
78.
北京市教委近期颁布的中学生守则与行为规范不仅使人感到面貌一新,而且在许多方面有了质的突破,使之成为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的有效基础。一、突出了学生守则与行为规范的自主性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积极能动  相似文献   
79.
党月异 《德州学院学报》2003,19(5):17-21,27
王韬研究从1934年开始到2002年为止,大致可分为始发期、持续期、发展期、深入期四个阶段。研究范围涉及王韬的生平、事业、政治思想、教育思想、伦理思想、史学思想、商业思想、外交思想、军事思想、人才思想、文学著作等。在诸多研究中,王韬的文学作品研究是个薄弱环节,有待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0.
与叔本华那幽思玄妙的唯意志论和低靡沮丧的悲观主义相比,老庄哲学既惊世骇俗又深邃睿智。在老庄看来,理智不是意志的工具,欲望不是罪恶的渊源,痛苦与欢乐都为心性所为。只要能绝圣弃智、绝巧弃利、见素抱朴、淡泊名利、私欲贪鄙就会悄然而没,人们就会情志舒畅。不会像叔本华那样悲悲切切、愤世嫉俗、傲慢狂躁、狭隘自私、孤僻冷漠、偏执少爱,而是为人宽和温厚、胸怀坦荡,既能包容天地.囊括八荒,又能泽润万物.施惠万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