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2834篇
科学研究   340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50篇
综合类   115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24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367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74篇
  2009年   269篇
  2008年   304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张媛 《现代语文》2007,(5):92-92
黑格尔的美学(即艺术哲学)是他的哲学体系圆圈上的一段弧,它就是一个以“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为中心的美学体系。正是这个“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中心命题,在客观唯心主义的绝对理念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把理性与感性,内容与形式,主体与客体,理想与现实统一起来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92.
"玉"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有现象被广泛使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凝聚着丰富而厚重的含义,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无法分割的一部分。中西方"玉"意象的巨大差异使"玉"族词汇的翻译难度较大。《红楼梦》作为一部饱含"玉"文化的典籍,其中蕴含着大量的玉族词汇。笔者通过对该典籍的原文以及梁氏夫妇和霍克斯两译本中的玉族词汇进行穷尽而系统的梳理,运用统计、定量、定性的对比分析方法,探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处理方法以及译本的特色和得失,通过分析两种译文处理方法差异的原因,试图探寻一种能够促进中国特色的文化词汇的有效传播的途径。  相似文献   
93.
感性诉求广告更多的是研究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运用合理的艺术表现手法,广告才能被消费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94.
语言存在的家园,让我们共同完成学生语言家园的营建。汉语具有独特的节奏美和音韵美,让我们带领学生在吟诵中探寻感性与理性的和谐。语言归根结蒂是情感、思想、文化的载体.让我们寻找情感之虹、思想之树、文化之根。  相似文献   
95.
以结构主义的视角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知其内在作用机制存在着感性、知性和理性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里分别有三股力量,也相应地可采取三种策略。把握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尊重内在作用机制的规律,能有助于高校由浅入深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教育真正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96.
马克思在早期思想的发展中曾受到费尔巴哈的影响,有信仰费尔巴哈的阶段,但他不是被动的追随者,而是超过了费尔巴哈,从而走向了历史唯物主义。随着马克思思想的不断成熟,他与费尔巴哈分歧日益明显和突出,终于形成唯物史观和唯心史现的原则对立,从而使马克思对费尔巴哈进行了彻底的清算。  相似文献   
97.
席勒思想的核心是对人"自由"问题的探讨,而"自由"与人的幸福密切相关。为了加深对席勒思想的认识,本论文拟从探究席勒思想诞生的文化土壤及对西方幸福观溯源梳理的基础上,深入论述席勒人性完善与自由和谐的幸福观,以此彰显席勒幸福观对当下社会和谐发展与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8.
众所周知,多媒体以其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直观的演示、快速处理批量信息和提供丰富感性材料的功能,在教育领域得到充分的发展,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与活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99.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电教手段在各科教学中广泛应用。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既能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又能为幼儿提供和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启迪幼儿的思维。  相似文献   
100.
语文学习虽然有记忆、有理解、有思考,但绝非理性思维的形式。感性认知、生命体验、情感要素都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欲望的本质动机。如果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中,忽略了感性维度的价值思考,极易造成自学兴趣丧失,延误学生自学意识的形成。那么,教师如何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