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篇
  免费   1篇
教育   416篇
科学研究   62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40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柳树仁 《钓鱼》2005,(22):27-28
读了《钓鱼》2005年19期上马建华先生的文章《我对调灵调钝和钓灵钓钝的认识——同柳树仁先生探讨》之后,感触良多,最主要的是感觉写争鸣文章很难。我以平等态度老老实实和别人讨论,别人未必都愿意平等待我,有的人还要采取一些无中生有、指鹿为马的手法,令我有口难辩。为了分清是非曲直,我还是尽力而为,阐明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3.
54.
55.
新海诚执导的日本动画电影《你的名字。》自上映以来,受到了颇高的评价。该影片讲述了男女高中生泷和三叶在梦中相遇的幻想故事。在青春爱情故事的背后,影片《你的名字。》蕴含着深刻的日本传统文化,主要表现在"名字"的寓意、"万物有灵"论和"物哀"文化观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6.
湖南侗族信仰文化中的万物有灵思想折射出人类普遍的原初生存观。在原初条件下,人类习惯于将生存环境中的不可抗拒现象归因于先祖和自然神灵的神秘力量。这种原始生存观反映了侗族期待人与自然、人与人达成和谐的愿景。时至今日,科学技术足以揭开自然现象的神秘面纱,消除人类诸多恐惧心理;然而,这种现代文明似乎远未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存的完美路径。挖掘侗族信仰文化中的精髓思想有利于现代文明夯实和谐自然与和谐社会的生存之路。  相似文献   
57.
他“灵”,因为他在蹒跚学步时就研究日历,18岁时就发表他在数论和组合数学方面的研究结果;他“怪”,因为他一无财产、二无妻小、三无固定居所,一生浪迹天涯;他“勤”,因为他时常拎着两个旧皮箱游历于世界各地的大学和研究所,登门拜访那里的数学家,一生与485位数学家合作完成了1475篇高质量论文的写作,被称为20世纪的欧拉(Euler);他“迷”,因为他说:“你可以不相信上帝,但是你不能不信‘天书’.”  相似文献   
58.
醉眼青山     
赵柏田 《当代学生》2014,(20):24-26
陈洪绶,字章侯,号老莲,明末清初书画家、诗人。在绘画方面可谓英才天纵,于功名上却屡试不第,明亡后曾入寺为僧,后还俗,以卖画为生。或许这寥寥几句,就可以概括陈洪绶的一生。但在《醉眼青山》中,陈洪绶不再是艺术史中冰冷的名字,而是放浪狂狷、在困顿中挣扎的鲜活的人。陈洪绶一生坎坷,既经历了个人的不幸,也目睹了明朝的覆亡,他的期望与现实形成心理落差,导致他的精神世界充满了压抑和痛苦。灵与肉的冲突,破碎的现实折磨他的同时也成就了他。他笔下那扭曲、变形的世界或许才是世界的真正面目。别人看他行事怪  相似文献   
59.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昆德拉的代表作品,书中充满了他惯有的冷嘲式笔调。然而这冷嘲背后并不是否定一切的道德相对主义,却是一种对人类存在的沉重思考。笔者以爱情为切入点,展示了昆德拉在"非如此不可"与"灵与肉"两个根本性的词语上如何解构爱情作为一个概念的崇高性,并肯定了它作为真实人性流露时的存在,从而引申到他对人类真实情感的重视和追求上,并挖掘昆德拉期待人类通过不断自省来构建伊甸园的深意。  相似文献   
60.
最美的礼物     
正有一颗世界顶级钻石,由英国王室收藏,其芳名是科依诺尔,赠送者是一位公爵。这颗钻石是这位公爵幼年时送给维多利亚女王的礼物。多年以后,在一个隆重场合,已经成人的公爵再次见到维多利亚女王。他请求再欣赏一下科依诺尔钻石,女王欣然同意了。公爵手捧钻石,单膝跪在女王面前说:"陛下,上次送您这件宝物时我还是天真的孩子,对金银珠宝一无所知,更不知道把东西送人的后果……"在场的官员都大吃一惊:这位公爵向来讲诚信,口碑很好,难道在宝物面前,竟要抛弃君子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