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3篇
科学研究   2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从此声声曼     
1夏夜的街头人潮涌动,热闹非凡。乔曼手执一把电吉他,脚踏镶了两排铆钉的黑色长筒靴,涂着酒红色指甲油的手,像蝴蝶般在琴弦上翩跹舞动。身侧的乐手们和她一起弹奏,伴随着激昂的摇滚乐,乔曼贴了钻的假睫毛也随之上下翻飞。  相似文献   
92.
乐生 《世界发明》2009,(5):95-95
但凡原来做过摇滚乐的人,心中总可能会有一点小小的清高,总会认为自己是精英,就像汪峰开始自诩摇滚诗人一样。现在变成了口水歌手,难道他的心中没有一点悲哀的感觉吗?也许真的没有  相似文献   
93.
《科技新时代》2009,(3):24-24
只利用笔记本电脑上的小喇叭就能播放出令人震撼的摇滚乐?通常来说,当你通过调整iTunes或其他软件中的均衡器设置来增强低音效果时,会无意中因为强调了那些小扬声器无力重现的音频导致曲调失真。  相似文献   
94.
2010年有太多的事吸引着大家的眼球: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国务院调控楼市…而有一种事物在中国落地生根不知不觉竞也经过了30年,它的名字叫摇滚乐。恐怕有太多的圈里圈外人总结过这30年的圈里圈外事。这30年的发展变奏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确实让人唏嘘不已。每每想起,那承载着无数人的青春与梦想的摇滚乐,在中国的文化发展进程中也必定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95.
我家在四楼。每当刮西北风时,我家就有“摇滚乐”听了。“摇滚乐”简单、有力,特别是它那葺烈的节奏,像英国的披头士乐队。  相似文献   
96.
摇滚乐不仅仅是一种音乐流派,更是一种思考方式,一种生活态度。20世纪40年代,摇滚乐成为对社会生活历史及生命本身的反思和折射。到了20世纪80年代,摇滚乐开始走向全球化,摇滚的对抗性最终被资本招安,越来越多地被模式化生产出来,成为文化工业中的一个产品。这时,摇滚的自由精神早已被置换,沉重的、深刻的文化表达方式正逐渐被今天的人所抛弃。  相似文献   
97.
齐佳敏 《文教资料》2009,(23):29-32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二十世纪的著名小说,而其创作时间恰好与美国音乐的重要转变时期相吻合.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摇滚乐初现萌芽,同时,爵士乐--美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象征却逐渐走向没落,这意味着时代精神的转换.而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多次对爵士音乐进行贬批.我们可以从小说中深深地感受到他对颓废的爵士乐的厌恶,以及对代表反叛、激进的摇滚精神的强烈呼声.  相似文献   
98.
小熊可可     
“哈,我点了(乌拉拉),它就要蹦起来喽!”雨天,地下通道里一个穿灰黑条纹外套的小男孩儿响亮地吹起口哨,小熊形的自动点唱机的“身体”开始微微颠动.热辣的摇滚乐符像一窝四下逃走的小兔从它体内逃逸了出来。  相似文献   
99.
摇滚乐自上世纪50年代诞生至今,以其独特的姿态占据着流行音乐的半壁江山。其风格的划分可谓是五花八门,概念模糊且多有雷同,使不少摇滚乐乐爱好者难以理解。本文就此问题,着眼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的英国主流摇滚乐风格,试探性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00.
何大维  何平 《作文》2020,(3):23-23
春天到了,森林里的演唱会开始啦!"嘎嘎嘎—"一只乌鸦穿着黑色的礼服,戴着黑色的礼帽,神采奕(yì)奕地飞了出来。他唱的是节奏强劲的摇滚乐。梧桐树爷爷听了,不由自主地晃着身子;毛毛虫听了,不自觉地伸缩着肚子。这样的快节奏,真有些受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