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2673篇
科学研究   3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2篇
综合类   63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302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342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991.
王有鹏 《教书育人》2012,(25):40-41
要真正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就要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增强教师的责任心,为学生树立行为的标杆。但是,曾几何时,因为种种原因,一些教师的责任意识淡薄了,责任感弱化了,责任心丢失了。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为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应该找回教师丢失的责任心。  相似文献   
992.
王春光 《教书育人》2012,(14):46-47
当前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相当普遍,农村中小学尤为突出。如何有效消除教师职业倦怠,激发教师的生命活力,引领教师积极主动地发展自我,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学校和教育管理者的使命,也是我们需要深刻思索和探讨的重要课题。在校本管理实践中,我们实施"四重奏",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  相似文献   
993.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具体体现。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就直接影响到全体学生的素质乃至整个民族的素质。如何扎实有效地开展师德建设,构建新的师德体系,已经成为教师队伍建设中重要的、战略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4.
近年来,为了解决"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促进教授进课堂,从教育部到各高校都"三令五申"地规定教授必须为本科学生上课,否则便视为考核不合格,这对教师教学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实际上,大学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从事教学和育人工作。作为大学教师,必须坚守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这是由大学的功能决定的,也是教育法规规定的,更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坚守教书育人的职责是由大学的功能所决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教育有三大功能:教人懂事,即传授知识;教人做事,即培养能力;教人做人。大学同样具有这三大功能。就我国的大学而言,主要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  相似文献   
995.
梁涛 《林区教学》2022,(1):105-108
目前,中小学一线教师在承担日常工作的同时还需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过重的工作负担制约着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有必要重申教师职责,从树立科学的教师教育管理理念、完善教师保障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内外协同构筑教师成长环境以及强化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性等方面探寻减轻教师负担的措施,以保障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畅通,进而为教师提升工作实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6.
冯加根  杨卓  周杭漪 《中国考试》2023,(9):28-35+94
我国实行国家教师资格制度以来,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群体构成经历了由“非师范生”到“非师范生+师范生”再到“非师范生+部分师范生”3个阶段。从考生群体构成演化过程来看,我国教师教育改革趋势主要体现为教师队伍建设质量要求和标准日益严格、教师培养方式更加开放多元、教师教育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研究考生群体构成演化发展趋向可以得到多方面启示,建议从充分发挥考试立德树人导向作用、深入考查教师职业素养、加大学科本体知识考查力度、科学遴选高素质后备教师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教师资格考试改革。  相似文献   
997.
师范院校的教育类课程是最富有师范特色的课程,也是实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核心课程。构建师范院校、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和中小学多方对接机制,理论与实践多课程、精内容、长学时、重能力的课程体系,以及内外兼修、知行统一的教学过程,既是优化教育类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和评价,培养"专业形成型"基础教育入职教师的重要实践,又是改善教育类课程教学模式,拓展理论联系实际内涵,丰富教学理论的重要创新。  相似文献   
998.
1985年9月10日,我国有了第一个教师节,从此以后,教师们对这个节日倍加珍视,因为它是真正属于教师自己的,它代表了教师职业的荣光。设立一个节日,往往有特别的意义,比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弘扬一种爱国气节;中秋节是为了凝聚亲情,弘扬一种恋家情结。  相似文献   
999.
为了探讨欠发达地区学前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对广东欠发达的粤东粤西地区的学前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进行调研研究,并与同地区中小学教师的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欠发达地区学前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不容乐观,有超过八成的学前教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学前教师的职业倦怠显著高于中小学教师;城市公办园学历层次较高的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职业生涯高原导致学前教师工作的成就感降低。  相似文献   
1000.
正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的中小学,特别是初、高中的老师和学生都在高频率地说着一个字"累"。我们实际耳闻目睹也有同样的感觉。每天早晨,大街小巷里出现最早的是背着书包上学的学生,晚上,走在暮色中最晚回家的也是教师和学生。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很多,本文不探讨这方面问题,在此谈的是这种现象导致的几个严重后果以及解决策略。一、负担过重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教师职业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的职业,在周而复始、年复一年、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