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1篇
教育   3414篇
科学研究   384篇
各国文化   130篇
体育   380篇
综合类   120篇
文化理论   67篇
信息传播   63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372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392篇
  2010年   336篇
  2009年   345篇
  2008年   357篇
  2007年   296篇
  2006年   302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课外阅读》2016,(6):40-42
<正>回文诗也叫"回环诗"、"回纹诗"。回文诗,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环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是一种雅趣横生、妙不可言的诗体。唐代吴兢在《乐府古题要解》中如是释义:"回文诗,回复读之,皆歌而成文也。"浙江新昌县南明山的大佛寺里,有一尊高几十丈的大佛,寺院周围环境清静幽雅,景色如画,因此人们又称它为"天然居"。大佛寺有一回文联:  相似文献   
102.
从"二里头文化"、"三星堆文化"、"宝墩文化"等重多考古发现及其对所出土的大量珍贵文化物所进行的深入考证可知:二里头文化就是古蜀文化,古羌民族所创立的夏文化与古蜀文化之间不仅有着许多相通之处,而且有其同祖关系,这可作为"禹兴于西羌"的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103.
字形化研究是通过汉字形体而追溯其在组构过程中所蕴涵的古代化信息,因此,其研究有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字形化研究的重点应当在古汉字。古汉字在构形中具有较强的图形性,它是携带化信息的源头,是字形化研究的本体。二、古代献是汉字承载古代化信息的主要承载物,字形化研究必须正确处理与古代献的关系。三、字形化研究与整个民族化的关系。字形化研究不仅要进行独立的个性的研究,还要放在整个民族化这个大背景中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4.
丁士虎 《池州师专学报》2002,16(1):46-47,66
《诗经》中“馌彼南亩,田畯至喜”二句诗出现过三次,古今学者对这两句诗的注解、今译多不相同。笔者结合民俗学、语言学和古文献学的知识,对其重新考释,认为它与春耕前举行的一种宗教祈神仪式有关。“田畯”是指在这种仪式中扮演谷神后稷的“尸”的代称。  相似文献   
105.
语言学界习惯以晚唐五代为界,把汉语的历史分成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两个大的阶段,敦煌文献大多是晚唐五代这个界标前后的产物,在汉语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作为以收录敦煌禅籍为主的《大正藏》之第八十五卷,一方面给佛经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另一方面,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也是研究当时词汇的很好材料。论文就新近校读中遇到的一些词语作了简要考释。  相似文献   
106.
【导入】 师:有一种化,源远流长,从1600年前绵延至今;有一种化,灿烂辉煌,从100年前就引来众多贪婪的目光;有一种化,命途多舛,只用短短的10年,就成了中国人永久的痛……这,就是敦煌化。为什么敦煌化会成为我们永久的痛?今天,让我们一起踏上《化苦旅》,走进余秋雨先生的散《道士塔》去寻找答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7.
本文整理了敦煌遗书中的汉文和古藏文《六门陀罗尼经》。对全部文献梳理后发现,现存敦煌遗书中此经有两个汉译本。其中,汉文甲本为玄奘译本,与传世本内容一致;乙本译者不详,是根据藏译本译出,与玄奘本出入较大。而敦煌遗书中的古藏文《六门陀罗尼经》亦存两个版本,通过与现行的德格版《西藏大藏经》比较,现行德格本可能是在这两个版本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也就是说,敦煌本《六门陀罗尼经》中的汉译本存在传世本没有收录的新版本,古藏文的两个版本亦与传世本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108.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性由天成,而善性虽是天之所赋却非常容易失去,只要人不断进行自我反省,努力加强自身修养,“寡欲养心”,其存善之心就一定能够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109.
110.
杨富学 《家教指南》2001,(2):167-173
宋元时代,景教在回鹘人中相当流行,吐鲁番、敦煌等地发现有为数不少的回鹘文景教文献,此外,吐鲁番、喀什、霍城及福建泉州、江苏扬州、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和达茂联合旗乃至中亚七河流域等地也有回鹘景教遗物发现,都可为回鹘景教的研究提供证据。百年来,回鹘景教一直是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涌现出相当丰富的学术成果,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对其进行认真的总结、回顾,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