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019篇
  免费   680篇
  国内免费   785篇
教育   278139篇
科学研究   19857篇
各国文化   141篇
体育   3318篇
综合类   5081篇
文化理论   566篇
信息传播   9382篇
  2024年   1129篇
  2023年   4487篇
  2022年   2697篇
  2021年   4621篇
  2020年   5126篇
  2019年   6601篇
  2018年   2965篇
  2017年   6078篇
  2016年   7061篇
  2015年   9961篇
  2014年   23661篇
  2013年   20946篇
  2012年   22134篇
  2011年   25349篇
  2010年   22940篇
  2009年   20133篇
  2008年   21285篇
  2007年   15988篇
  2006年   13290篇
  2005年   13343篇
  2004年   17186篇
  2003年   17108篇
  2002年   10918篇
  2001年   7629篇
  2000年   7217篇
  1999年   1683篇
  1998年   1008篇
  1997年   838篇
  1996年   654篇
  1995年   644篇
  1994年   461篇
  1993年   334篇
  1992年   331篇
  1991年   234篇
  1990年   208篇
  1989年   16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51.
正确的价值观会产生始终如一的下意识、如痴如醉的情感和连续的知识脉络通衢,是教育得以发生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让学生认识"有价值的数学"对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消除恐惧和厌恶效果明显,教学中教师要有的放矢传递数学之于培养人理性思维、蕴育普适方法论等方面的价值,发挥数学学科对人的优质品格和关键能力塑造的积极作用,渗透数学对于其它学科的支撑以及以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为载体传递人文关怀方面的价值.利用好"有价值数学"的导向功能,借助"有价值的数学"的渠道进行知识传授.  相似文献   
52.
53.
随着教育改革在初中阶段的深入,教育部门对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差异化培养成为了教师关注的重点。走班制作为新型的教学手段是提升学生差异化培养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掌握学生分层技巧,为学生提供针对性更强的数学学习平台。  相似文献   
54.
进行数学猜想是由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决定的,也是实施数学课程标准的需要,是创新教育的要求。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大胆地猜想,善于猜想,并学会数学猜想的策略。  相似文献   
55.
1引言类比,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推断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具有相同或相似属性的一种推理方法.[1]历史上,阿基米德(Archimedes,前287—前212)通过类比得到关于球面积公式的猜想[2];欧拉(L.Euler,1707—1783)通过将有限次代数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类比到无限次方程,从而解决了17世纪下半叶的著名数学难题——自然数倒数平方和[3].类比在数学发现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56.
57.
高中教育工作中,数学是非常核心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升学考试和个人的能力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数学导数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存在困难,同时在知识应用和解题过程中,难以得到良好的效果。文章针对高中数学导数的解题方法与策略进行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8.
初中数学课堂必须保证有效性,才能确保学生真正轻松地学到知识,培养能力,让课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焕发无限生命活力是每一个数学老师的目标,也是一种挑战。  相似文献   
59.
系统法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挑战表现为对系统法学基础性问题的深层关怀 :系统方法的生存权和局限性、计算机技术的极限和数学的不完善性、对“技术统治”的疑虑和组织性排异以及面对科技 ,对权利何以自处的担忧。机遇来自于“网络中国”的现实性要求、中国及其法制系统面临更为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以及系统科学向“复杂性”研究的转向。改变被动地引进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和方法的局面 ,发现法制系统自身的系统论 ,并为系统科学作出贡献 ,应是系统法学的崭新目标。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