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67篇
  免费   0篇
教育   9945篇
科学研究   9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6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6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725篇
  2013年   956篇
  2012年   1289篇
  2011年   1327篇
  2010年   1211篇
  2009年   1050篇
  2008年   1157篇
  2007年   663篇
  2006年   489篇
  2005年   413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1 导课新颖,诱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诱发学生产生与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直接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新课伊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更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树立新理念,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立足学生,面向学生,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讲究教学方式方法,努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之花在数学教学中尽情地绽放,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培养和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让数学教学涌动生命的灵性,舞出片片精彩,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3.
<正>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和教学实际的需要可知,学生应是课堂的主体.所以,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必须做到"以学定教".通过"以学定教",可以让教学方向和目标更加贴合学生的发展要求,并且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故"以学定教"是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的一项课题.在数学课堂中渗透"以学定教"机制,首先需要教师变革自身的传统教学  相似文献   
24.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25.
综观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四基”和“四能”,与以前的课程标准相比,新课标更强调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更强调以学生为主,真正让学生动起来.笔者根据高三学生在复习立体几何时的教学情况及对近几年广东高考数学题的思考撰写了此文.  相似文献   
26.
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中,由于很多教师对数学课程资源缺乏正确的认识,致使许多有效的课程资源得不到开发和利用,不能更好地为数学教学服务,本文就如何努力开发学生中的课程资源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7.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教学也出现了崭新的面貌.面对这喜人的变化,我们必须冷静地思考变化之中值得注意的两个动向.  相似文献   
28.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及其相关教材的修订,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具有纲领性和方向性的引导作用。广大数学教师不仅要认真学习和梳理修订的精髓,更要从自身的教学实际出发,在学习方式变革、教学资源建设、课堂教学重建等方面做出大胆改革,进行更为彻底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9.
基于课改“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打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全力构建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数学课程内容体系.其中,将以往的“几何”拓广为“空间与图形”,以“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形、图形与位置、图形与证明”四条主线展开.  相似文献   
30.
课程改革犹如一夜春风,吹醒了校园,吹活了课堂,吹进了每一位教师的心扉。新教材摒弃了传统教学枯燥乏味的陈述知识,而倡导起情境教学,将每一个知识植入生活情境中,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让孩子们真正地爱上数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为学生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