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8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8707篇
科学研究   301篇
各国文化   20篇
体育   361篇
综合类   144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249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214篇
  2015年   346篇
  2014年   827篇
  2013年   671篇
  2012年   737篇
  2011年   830篇
  2010年   698篇
  2009年   645篇
  2008年   762篇
  2007年   548篇
  2006年   513篇
  2005年   442篇
  2004年   365篇
  2003年   276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知识窗》2006,(1):F0002-F0002
  相似文献   
12.
13.
王芗斋先生于上世纪20年代中期在形意拳的基础上汲取众家之长,创立了意拳,此后又提出了一整套系统的拳学理论。现代科学认为,人体是一个复杂系统。本文尝试用系统的思维和观点,来科学地研究和认识意拳及其拳学理论。  相似文献   
14.
李明卿 《学语文》2005,(1):83-86
属于鉴赏评价题,能力层级为E。要从作品中概括出作者在人物形象的性格、意义的成功之处以及刻画人物、表达主旨在语言和表达技巧方面的招数、特点。  相似文献   
15.
郑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后因得罪显官豪门而被罢官。擅画兰竹,“扬州八怪”之一。他的题画竹诗与竹画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江泽民总书记最近在讲话中多次引用其题画竹诗中“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枝一叶总关情”等名句,使郑板桥的题画竹诗更显示出鉴赏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话说歙砚     
歙砚作为一种传承文明的片石一直被古今文人墨客和海外人士所垂青。《砚谱》记载了这么一段传说:唐朝开元年间,一位姓叶的猎人在追捕野兽时,发现城里的龙尾山上,有五色云霭缭绕,如锦衣覆盖,两侧有一缕云,宛如行龙浮游。他以为龙兆吉祥,就向山脚下的武溪走去,见溪涧石子光洁如玉,便捡了一块回家,经过人工雕琢成砚,湿润平整,研磨生辉。后来,他的子孙把砚献给歙县县令,转献给皇上,从此歙砚的名气也就传开了。南唐后主李煜说:“歙砚甲天下”;苏东坡说:“涩不留笔,沉不拒墨,瓜谷而肌理,金声而玉德”;米芾说:“金星宋砚,其质坚丽,呵气生云,贮水不…  相似文献   
17.
18.
《三块钱国币》是独幕喜剧。喜剧免不了笑声,笑声大多源自幽默。可许多学生却看不出《三块钱国币》有什么幽默色彩。  相似文献   
19.
20.
王晓洁 《学语文》2006,(6):6-27
《考试大纲》规定,文学作品的阅读,考查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三个能力层级。比较近两年的命题发现,今年命题更突出了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和“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两个考点的考查,即考查“文章是怎么写的”和“文章为什么这么写”。从题目形式看,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作用”、“……有何用意”的题目较多。回答这类问题.必须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结合具体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组织答案。本文试就散文阅读,列举几种类型,剖析它们的解题思路,归纳一些方法.以期对学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