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665篇
科学研究   86篇
各国文化   38篇
体育   59篇
综合类   39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1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274篇
  2014年   631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水,因为具有进退自如,灵活变化,委顺自然,纵浪大化,随物赋形,随遇而安,柔外刚中,水平持中等特性,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常作为品德高尚,修养深厚的人——“君子”的人格比喻和象征。无论是“荡荡尧舜”、“谦谦君子,”还是“孔子之圣洁”、“老庄之超然”的人格之中,皆可以看见坚韧灵动、晶莹照人的水的意象。苏轼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之一。其“君子如水”的人格,秉承中华文化传统,在他一生的诸多方面均有鲜明的体现。“君子如水”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成熟的人格模式。  相似文献   
32.
什么是有效教学?可以从三个层面上去理解,首先,对教学目标的层面来讲,它是有效果的,也就是能实现预期目的的。其次,从教学的投入与产出的层面来讲,它是有效率的。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生动有趣地学习活动,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提高。第三,从主体发展的层面来讲,它是有效益的。学生作为一个有丰富的内心世界、独立的人格尊严和巨大潜能的生命体,在动态的开放的学习过程中,赢得生命的尊严,展现生命的潜能.促进生命力量的壮大。获取生命体验的欢愉。有效教学是最大的“以人为本”,是最好的“人文关怀”。[第一段]  相似文献   
33.
“如梦”与“归心”深处的旷达——谈苏东坡贬谪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旷达"言东坡词几成定论。东坡词"旷达"风格的形成虽然有天性的成分,但更重要的是他在人生的苦难中逐渐磨练发展的结果,因此东坡贬谪词更能体现其旷达的词风。"人生如梦"在东坡词中多次出现,经过贬谪之后,东坡在看似颓靡的"如梦"的人生观中融入了豁达的心态;东坡有着很强的"归乡情结",在欲归而不得的贬谪生涯中,他超越物质和精神上种种困境,达到了"心安处即吾乡"的境界。这两点是其贬谪词中旷达风格的明显表现。  相似文献   
34.
王元江 《课外阅读》2011,(11):210-210
工作十几年来,我无时无刻不感受着一种教育的幸福,那一刻,幸福如诗,如画,如歌……  相似文献   
35.
宛小诺 《大学生》2016,(Z2):86-89
馨怡和同事们吃完晚饭一起往回走的路上,手机铃声忽然响了起来。她掏出手机一看,竟然是很久没联系的孟齐。"喂——林馨怡啊,我是孟齐。"孟齐每次叫她,总是连名带姓的。"阿孟,真难得接到你的电话。"馨怡说道。"跟你说个事儿,"孟齐在那头笑了笑,"十月四号我结婚,你可要来哦。""哇,要结婚了呀,恭喜恭喜啊!"新怡连声贺喜,但继而,她抱歉地说道,"可是,我十一要出去一趟,恐怕参加不了呢。"  相似文献   
36.
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创作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充满了浪漫主义风格和色彩。如歌的旋律、辉煌的技巧,以及富有戏剧性的音响,赋予了这部作品非凡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7.
三国时,魏王曹操传位于长子曹丕,曹丕的弟弟曹植,名子建,文思敏捷,名播海内。  相似文献   
38.
"如同"的语法化经过了"如……同"→"如同"的发展过程,句法结构和语义的改变是"如同"语法化的主要因素,如同语法化的过程还是一个主观化的过程。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双音化趋势、语言省力原则,等等。  相似文献   
39.
如豆之灯     
一只古旧得发黑的小红匣子上,一盏煤油灯,遍身油腻,光晕朦胧,如豆如萤。小屋充满氤氲的柔和,灯是夜的眼。 母亲做着针线活,不时用针拨一拨灯芯,给小屋增添一点亮度。我伏在炕沿上就着灯光读书。有时是默读,小屋静静的,只有灯捻燃烧的咝咝声和母亲引线穿针发出的细微声音。  相似文献   
40.
由泰戈尔自译为英语的《吉檀迦利》、《园丁集》和《新月集》,分别代表着诗人在哲理诗、爱情诗和儿童诗创作方面的高度成就。三部抒情诗集题旨立意各不相同,或彰显哲理思辨、外化心灵信仰;或寄寓生活理念、憧憬美好爱情;或礼赞无瑕童心、求取精神慰藉。撷举上述诗作精要,浏览表象,探示内蕴,以求对诗句中内涵的哲学理念和个人情感体验作出诠解论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