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48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教育   25261篇
科学研究   1247篇
各国文化   36篇
体育   180篇
综合类   461篇
文化理论   59篇
信息传播   2250篇
  2024年   150篇
  2023年   667篇
  2022年   486篇
  2021年   626篇
  2020年   693篇
  2019年   647篇
  2018年   353篇
  2017年   650篇
  2016年   831篇
  2015年   1352篇
  2014年   3101篇
  2013年   2410篇
  2012年   2561篇
  2011年   2977篇
  2010年   2237篇
  2009年   2018篇
  2008年   2395篇
  2007年   1587篇
  2006年   1100篇
  2005年   923篇
  2004年   465篇
  2003年   356篇
  2002年   322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本研究以技术接受模型(TAM)理论基础,结合具体调研情况,构建了一个由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市民化倾向性、社群影响和使用意向组成的新生代农民工移动学习接受模型。实证研究通过对217份有效问卷样本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验证并讨论了该模型的各种预设研究假设。本研究表明:感知易用性、市民化倾向对使用意向均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其中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意向影响最强;另外,市民化倾向对社群影响有正向影响,社群影响又对感知易用性有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同时对使用意向和感知有用性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3.
通过问卷调查,对档案微信公众号用户关注、点赞、留言评论、转发/分享、收藏这五种信息接受行为的动机进行研究.档案微信公众号用户采取信息接受行为的意愿度、用户对信息内容的认同度和档案微信推文的内容形式,都会影响用户信息接受行为意愿.档案微信运维者可以从加强与用户的互动、重视用户反馈行为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增强档案微信推文内容的专业性和形式的新颖性等方面,加强档案微信公众号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4.
非连续性文本是一个新兴词语,它是相对于连续性文本而言的.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非连续性文本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本文首先对小学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进行解读,之后介绍了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意义,对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5.
纵观人类历史文明长河,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绝大部分与城市的发展有关。在中国改革开放后迅猛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和当下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城市形象传播的作用日趋重要、方式呈现多样化。但其中不乏出现了一系列的值得分析和解决的问题。从历史的角度看,城市与传播的关系密不可分。以网络为媒介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更是加深了城市与传播之间的关系。大众媒介所构造的"拟态环境"相较于以往能够更加真实地再现实体城市。传统的实体城市与新媒介所营造的虚拟城市正在呈现高度融合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城市形象传播也突破了传统的陈旧模式,呈现出各种传播形式相互融合的传播态势。现如今,城市形象传播已经成为一个颇具现实意义的议题,而在这其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就是城市文本研究。要说到城市文本,就不能不提到文本。那些能够帮助人们生产出自身、社会、信念及其附属意义的客体都可以视为文本。例如:媒体文本。文本是意义的载体。而如果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城市就不仅仅是一种地理性的空间实体,它还是一系列以时空为载体的抽象符号。城市文本产生于城市,存在于城市,它在时间上呈现着稳定性和周期性并能够帮助人们生产出关于自身、社会和信念的意义的客体。城市文本在我们所身处的社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物理空间的组成,也是意识空间的再现。这一点它与媒介文本的绝对再现性不尽相同,因为城市文本既是一个个物质性的载体,也是一系列意义的集合,同时还是我们研究城市形象传播、研究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对象和素材。本文希望从城市形象传播的视野入手,参考以往的城市传播理论和城市文本研究理论,对不同类型的城市文本进行分门别类地探讨,并结合广告的作用理论来解释城市文本的传播渠道和方式。分析总结后对这些城市文本的更新策略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与见解。最后,本文将从城市形象传播的视野出发,探究城市文本与城市形象传播之间的联系。针对当下与城市形象传播相关的一些现实问题,例如,城市文化价值的突显、城市文化原型的表达、城市形象品牌塑造、旧城改造等问题提出与之相对应的城市文本更新策略,为城市文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126.
近年来,随着手机智能终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普及,无论是苹果系统还是安卓的移动客户端都被广大用户和消费者青睐和普及,而用户对于新闻资讯类的客户端的使用和需求也十分旺盛。本研究基于1986年Davis提出的技术模型理论,以新闻资讯类APP的用户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该类客户端用户的接受使用行为和习惯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移动客户端感知的有用性和感知的易用性是用户考虑使用并接受的最重要前提,而社交压力和需求对影响用户的使用习惯也起着显著的作用,这意味着新闻客户端的开发更应该重视用户的人性化体验和归属感设置。  相似文献   
127.
小学生阅读需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本的表达方法。在具体的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判断,这需要的不仅仅是胆量,还有相关的能力。学生的能力何处之有?需要进行思考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8.
解读文本要善于抓住重要问题,妙解题眼,捕捉要穴,巧设主问题,让文本解读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29.
前沿观点     
正推进普通高中改革和转型的四点建议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霍益萍日前在接受《上海教育》记者采访时就推进普通高中改革和转型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国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高中学校之外的教育智力资源,组织大学、科研所和社会其他部门的相关专家学者,开发一个全国性的"高中生学习平台",汇集学习、教学、指导、评价、资  相似文献   
130.
正学习古诗文,时常会遇到版本问题。而教材出于种种考虑,只会选取一种。针对不同的版本,编者有时会在注释当中略作说明。所以通过比较法教古诗文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下面笔者以《项脊轩志》的教学为例,谈谈比较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名篇,最能体现其通过生活琐事寄托情感理想的特点,文章如叙家常,清新自然,感人至深。其中文字也较浅显,对学生的理解不会造成太大的障碍。不过,文中有些看似不经意的地方,如果通过比较的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