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4543篇
科学研究   388篇
各国文化   26篇
体育   158篇
综合类   107篇
文化理论   53篇
信息传播   49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285篇
  2014年   831篇
  2013年   481篇
  2012年   495篇
  2011年   505篇
  2010年   494篇
  2009年   409篇
  2008年   450篇
  2007年   341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王小龙 《现代语文》2006,24(4):85-86
东台方言是通泰方言的一个分支,东台方言中的“呃”字使用频繁。其用法与普通话相比,特点鲜明。本文根据东台方言日常对话语料库,详细描写“呃”的用法。  相似文献   
92.
解读英语委婉语之交际功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委婉语(Euphemism)一词源自希腊语的前缀eu=well和词根pheme=speaking。根据《英语委婉语详解词典》的定义,委婉语是一种用无害的或悦耳的词语替代那些较直接的、唐突的言词,用善意的话语把事实掩盖起来的修饰手段。委婉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交际策略。其交际功能可以从日常社交与政治外交两方面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93.
94.
目前,探究性学习已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许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或多或少f有用探究性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探索。然而在交流和听课中,我感觉到有的教师在教学中,由于一些要领没有把握好,使得自主探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学生的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5.
大众文化背景下以“戏说”为代表的历史影视文化样态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澄清该文化样态的性质 ,我们可以认为历史影视化的样态应该是具有张力关系的历史与艺术的有机统一 ,是艺术化的历史 ,是历史的心灵化和审美化 ,是对历史的“诗性”图解  相似文献   
96.
诗性蕴涵着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跟我们哲思的背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文论的逻辑起正是由此展开,不论是“诗化”、世俗文化,还是诗的神性化,都是一种对感性的经验的依赖,这导致特性的泛化和诗化的文论意识的蔓延。我们的文论虽然逐渐观念化、抽象化,也构成了诗性的批评系统。但这种话语一旦定型、成熟之后,文论的意象的丰富性和创造性就会受阻。同时,面对西方的话语的大量的浸入,却有一种“失语”的迷茫。文论的现代话语的建立,必须正视这个现实,并进行了一种深刻的理论反思和学理的梳理。  相似文献   
97.
诗性智慧是维柯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将诗性智慧还原到原始人的生产生活活动中进行解读,蕴藉在原始神话中的诗性智慧是人类诗意地把握外在世界的一种智慧。  相似文献   
98.
本文立足于当代日常音乐生活共享层次这一大众美育的层次,以专业性和技术性为导向,同时兼顾对于关联环节或者多元视角的协调与综合,对国民音乐教育的基础实施与精准推行作出了有意义的探讨。  相似文献   
99.
陈芳 《滁州学院学报》2007,9(2):32-33,54
苏轼一生写了很多与饮食有关的诗作,在诗中他不仅写到了丰富的饮食品类,而且还能通过对这些平常饮食的描写表现出不平常的趣味,包括欣赏它们赏心悦目的外观、品尝它们时的满足与愉悦、体味尝试制作过程中的新奇意趣等等。可以说,小小的饮食给苏轼日常平凡而单调的生活带来了一股股清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0.
一、教学重点 购买水果时日常交际用语的灵活运用。如“How many kilo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