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2篇
教育   175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王亚丽 《新闻爱好者》2017,(12):111-112
在中国文学史的发展流变之中,按照朝代的划分逐渐出现了一系列鲜明的文学代表形式,例如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其中明清小说以真实广阔的社会图景描述、世俗的风土人情叙事和文白夹杂的文学语言,在文学形式的通俗性、社会性、传播广泛性上拥有了其他文学形式所难以比拟的传播优势.  相似文献   
22.
明清小说中的幌子和招牌都有具象和抽象两大类,从而,这种物象描写就有了形而下与形而上的区别。关于那些形而下的幌子、招牌描写,我们曾经另文讨论,这里主要讨论那些形而上的"幌子"、"招牌"描写。相比较而言,形而下的幌子、招牌描写,往往是最浅层的、表面的,也是读者可以一眼望穿的;形而上的"幌子"、"招牌"描写,其审美效果和文化意蕴则大多是深层的、深刻的,又往往是读者很难一下就看清楚的。大量事例证明,这些妙趣横生而又经得起读者细心咀嚼的抽象描写往往能出人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从而深受读者喜爱。  相似文献   
23.
中国的汉文学在日本的传播历史由来已久。进入明清时期,白话文小说的发展也推动了日本近世文坛上雅俗折中文体的出现。中国小说经过日本文人的翻译、介绍、效仿逐步掀起了具备趣味性、大众化的日本近世读本热潮。本文试从作品的产生时间、在文坛上的定位、创作特点等方面探讨中国明清小说在日本近世读本小说发展过程中的孵化、形成及发展。  相似文献   
24.
商品流通给城市规模的扩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宋以后,运河城市成为中国社会最有活力的城市。运河作为中国经济活动的大动脉,不但为市民阶层的壮大创造了条件,而且成为明清通俗小说的重要摇篮。运河城市交通枢纽地位的确立、商品流通、商业繁华等揭示了运河手工业的发展,透露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信息。通俗小说创作上的繁荣既与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息息相关,也与城市刻书业的兴起有直接关系。明清小说真实反映了运河城市兴盛的轨迹,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市民的新形象及运河城市的风俗习惯。运河及城市给明清小说增添了新的表现内容,成就了明清小说的辉煌。  相似文献   
25.
新书架     
十月秋凉,正是读书好时节。各大出版社出书踊跃,小编精选了五本书,推荐给大家——有经典红楼别册,有历史事件书系,有青春校园小说,有流行歌词品鉴,还有新译外国作家作品……必有一种,夺你眼球哦。  相似文献   
26.
贺卫国 《现代语文》2006,(4):118-119
"饿气"在网络文学中出现频率相当高,在中文搜索频道输入该词,按下回车键,粗略一看,就是数以百计的例子.实际上,"饿气"在明清小说中就曾多次出现.但是,<汉语大词典>等大小辞书均未收录此词,诸家似亦未言及.下面我们拟对"饿气"的意义、语源略作分析.同时,还试图通过对"饿气"的考察,揭示网络语言对汉语词汇构成的影响.一孔之见,未敢自以为是,写出供博雅君子教正.本文所引例句,除近代文献用例为笔者看书搜集所得外,其余均据网上资料,恕不一一注明详细出处.  相似文献   
27.
家庭家族类题材长篇小说的流变包含有丰富的文化意蕴,体现着小说创造主体深切关注社会现实的创作心态,揭示了封建社会后期整个社会处于没落状态的悲凉的时代氛围。深入剖析那个时代的作品中的人物和创造这些作品的作家,把握明清家族家庭长篇小说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8.
本文就笔者私人线装藏书中三种《西游记》的版本特征和与其他版本的对比作出简单的梳理和分析,进而为《西游记》的版本研究提供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29.
明清小说理论中的“发愤”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创作“发情”说是明清小说理论批评中的重要美学命题。本主要以创作主体的“发愤”特征及其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为观角.对它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它反映了明清小说作家对社会生活的共同感受和小说创作的一种普遍现象;它肯定和强调了小说的社会价值和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它从多个侧面揭示了小说创作的规律和特点。这些见解体现了中国古代小说作家和作品研究的较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30.
对于明清之际小说评点的研究, 或侧重于对其评点源流的探寻, 或关注作者在评点中表现的文学观念, 评论者总会不自觉地以严格的文学批评或文学创作为标准来要求或评判小说评点, 这样的评论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忽略了明清小说评点的本真状态。本文希望通过对评点的叙事学分析, 并引入西方新批评来展开平行讨论, 以此观照小说评点的独特形态并尝试解读评点家们的“文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