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89篇
科学研究   46篇
各国文化   32篇
体育   41篇
综合类   25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以海南省主要旅游景点解说翻译为例,从译者和旅游者两方面调查分析海南旅游资料创作和翻译存在的问题,继而从政府和译者两方面就海南省旅游翻译规范化管理提出建议,以促进国际旅游岛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2.
某个游客到一个景点,可以看到许多美景。但其迷人之处未必都清楚,因为他看到的只能是表层。如果有导游,不断地介绍有关这个景点的各种资料,并为游客设计出最佳路径。最终使游客对景点有更深入的认识,那里的风景就会更迷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3.
舍利塔为承德避暑山庄内永佑寺中的主体建筑,是一座砖石楼阁式结构的佛塔。此塔是仿照杭州六和塔和南京报恩寺塔而建,是乾隆为感念其祖父康熙皇帝而兴建的,佛塔通高67米,塔高九层,气势雄伟,古朴庄严。乾隆帝亲自题写了楹联,环廊的廊柱上八方各挂一副。八方楹联从不同角度,描绘了该塔周围秀丽的自然景色。或写实,或写意,意境幽美,想象丰富,对仗工巧;写景清新自然,状物形象生动,用典含蓄蕴藉,是乾隆楹联中景物描写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24.
欢快活泼的采茶健身操、妙趣横生的对联讲坛、以案说法的法制讲堂、生活化的廉政主题班会……金秋时节,走进安远县各中小学校,到处可见中小学生演采茶戏、做对联、学法律、倡廉洁的身影。自去年11月开始,安远县大力开展赣南采茶戏、楹联、法制教育、廉政文化四进校园活动,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犹如四朵金花魅力绽放校园。目前,该县共建立四进校园活动示范基地10个,有6万多名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相似文献   
25.
26.
楹联作为中国文化钓特有形式,可谓是"国粹"。千百年来,上自宫殿皇帝,下至柴门百姓,逢年迎春,婚事嫁娶,祈福避邪,无不衷情于楹联。它成了中国最普及的一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27.
由学校积极推动、人文与旅游分院全面主持的"楹联文化进校园"项目,旨在于将传统楹联文化与现代职业文化相融合,吸纳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引领当代青年弘扬  相似文献   
28.
崔侠 《科教文汇》2020,(1):151-152
诗词楹联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读起来朗朗上口。诗词的历史非常悠久,从商周时期的《诗经》到唐诗宋词再到近代诗词,留给学生的是丰富的文化遗产。而楹联的历史也非常悠久,广义的楹联可以追溯到《诗经》时期,因为诗经中有很多对仗的语句,例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等。狭义的楹联从五代后蜀主孟昶开始就已经非常普遍了。而到了明清时期,对对联的风俗非常盛行,对对联成为文人士大夫们重要的娱乐方式。可以说,诗词和楹联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成为了古代流传最广的文学形式之一。因此,小学阶段朗诵诗词楹联是对传统文化的有力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29.
刘辉 《教育》2012,(31):6
湖北省大悟县城关中学作为县诗词楹联创作基地,学校定期举办知识讲座,邀请专家来校进行诗词楹联文化交流,将诗词楹联教学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图为县人大常务会调研员、县诗楹联联学会顾问陈义万与学生一起在学校"诗词长廊"前探讨诗词创作。  相似文献   
30.
郭沫若从小聪慧过人,六岁时就能吟诗作对。他所在的私塾老师,嗜好垂钓,即便是严冬季节也不间歇,时常吟咏"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诗句自乐。一天,老师钓鱼归来,余兴未尽,就在黑板上写下"钓鱼"二字,对学生说:"你们看这‘钓鱼’二字,前一字是动词,后一字是名词,组成了动宾结构的词组是一句话,也是一副对联,现在我要求你们按照同样的格式,再配上一句话,成为一副对联,谁能对的出来?"郭沫若刚看过《杨香打虎》这本书,想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