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2篇
教育   388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7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71.
作为东西方两大戏剧大师.奥尼尔和曹禺各自上演了一处人生悲剧,并在各自作品中展示了悲剧人生所引发的悲剧观念,命运的悲剧,欲望的悲剧和社会的悲剧成为其作品中相互关联,彼此深入的悲剧主题。  相似文献   
72.
本文通过对曹禺和奥尼尔戏剧的比较文学研究进行综述,一方面力图理出曹禺奥尼尔戏剧比较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和趋势,以供研究和了解者参考:另一方面,力求从综述中找出目前研究现状的不足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3.
契诃夫被称为现代戏剧的先驱者之一,他将易卜生开创的展示普通人生活的现代戏剧引向更深邃的地方,由。表现现实转向表现人的内心。契诃夫崭新的戏剧理念、内容和风格影响了我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许多作家,促使了中国现代戏剧在那个时期走向成熟。本文就以曹禺为例,简要分析契诃夫对他戏剧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
曹禺创作从前期悲剧转入后期喜剧涉及到他的深层精神立场。超越精神是曹禺悲剧的精神立场,实用理性是他喜剧的精神立场,《北京人》作为正剧是两种精神立场冲突的结果。由此可以深入地分析曹禺创作的内在理路,把握曹禺剧作的深层意蕴,并对曹禺创作道路及其所依托的精神传统展开一定的反思。  相似文献   
75.
强烈的现代悲剧意识,对于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现代派艺术创作方法的广泛借鉴与运用,使得曹禺早期剧作具有鲜明的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76.
话剧《雷雨》出自现代戏剧家曹禺之手,它问世以来,已经接受了半个多世纪的考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使人百看不厌。《雷雨》创作和演出的成功,除作品塑造的人物栩栩如生以外,耐人寻味而又韵味久远的是它储蓄的语言,具体表现为意在言外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77.
文章论述了曹禺剧作潜台词的艺术魅力来源于戏剧人物冲突中的险、恨、悲相交织的内容,指出了曹剧中《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家》中的潜台词最为出色  相似文献   
78.
文章从人物关系网络的视角论述了《雷雨》人物关系网的形成及其作用。文章认为《雷雨》的人物关系是由周、鲁两个社会地位悬殊的家庭之间的矛盾对立,是由对变情、家庭、伦理关系的隐私与张扬,是由血缘亲情和两代人命运的轮回关系构建而成的关系网络,体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人独有的社会属性和生存本相。文章进一步指明了这一关系网对于增强作品的戏剧性、揭示人物隐秘的心灵、构筑人物的角色语言和凸现命运观念等都有着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9.
周朴因对侍萍的情感,历来被无数论家指认为虚伪、自私。本文重新审视文本后认为,周朴园对侍萍的心态是矛盾而复杂的:伤害与悔恨交接,恐惧与思念相杂,冷漠与真诚同在,经历了伤害→怀念→忏悔的嬗变,显化出周朴因人性的沦丧与回归,揭示了周朴园作为“人”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80.
奥尼尔的影响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现代戏剧发展的进程。洪深、曹禺和李龙云的部分创作实践体现了这种复杂的互动关系,同时也表明了奥尼尔对于中国现代戏剧创作的影响,更多的是一种启示,它为中国现代戏剧的进一步发展贡献了一块可供熔铸的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