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39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5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其实,不管是立传者对传记材料的把握,还是在研究思路、评判标准的设置上,他们为曹雪芹立传导致的种种误区均可归结到立传的指导思想上,即《红楼梦》是曹家"自传说"的反映。这已严重影响到为曹雪芹立传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32.
《红楼梦》是我国小说艺术成就的最高峰。它是作者曹雪芹在经历了巨大变化之后用血泪写成的。多年来,研究《红楼梦》的著作很多,评点的、考证的、索引的,不一而足。但关于《红楼梦》真正的立意主旨,至今仍然是因人而异,众说纷纭。无论怎样,《红楼梦》是一部不朽的伟大著作,中国的文学史因它而增辉。  相似文献   
33.
34.
《中学教育》2004,(7):5-5
辽宁两学研究6年后论证,中国名《红楼梦》的作不是曹雪芹。  相似文献   
35.
毕希纳、昆德拉和曹雪芹存在于三个不同的时空,但他们以各自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发现了身体的偶在及其终极意义的虚无。超越这种虚无,必须让肉体拉住灵魂的衣角完成文学性的诗学转换。在对身体的态度上,他们有惊人的契合之处。这对我们思考存在、探寻健康合理的生存方式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6.
刘虎臣 《教育》2011,(33):53
人们都知周汝昌先生是著名"红学"家,殊不知先生背后还有一位更钟情"红学"的人,他就是周汝昌先生的哥哥周祜昌。了解他的人说,当年周祜昌研究《红楼梦》如醉如痴,别的事一概不放心上。"文革"时他对造反派们"交代":"我就是要为这个人  相似文献   
37.
各位朋友大家好,这次能到南京参加跟《红楼梦》有关的活动,我很高兴。北京和南京,这南北两京跟《红楼梦》有着天然的联系,曹家有三代四个人曾任江宁织造。不仅如此,曹雪芹就出生在南京,出牛在现在的大行宫附近。尽管对于曹雪芹的生卒年还没有定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出生在南京,这种联系在很多史料上都可以看到。他的一个朋友敦敏在诗集里留下了赠给他的诗篇中有这么两句:  相似文献   
38.
大约于1763或1764年,也就是短暂的太平年代乾嘉盛世,一代英才曹雪芹即在贫病交加中赍志而殁,身后只留下相对完整的前八十回《石头记》,或许还有些后四十回的残稿及写作提纲。其后,又经高鹗和程伟元续写后四十回,并对全书进行修订和刊行,于是,我们就有了洋洋一百二十回的全本《红楼梦》了。  相似文献   
39.
《红楼梦》为何“只存八十回”?对此一直是众说纷纭。我认为这是乾隆大兴“文字狱”的恶果之一。是乾隆的“文字狱”破坏了《红楼梦》的完整。但“砍掉”八十回之后的文字,最终还是曹雪芹本人做出的抉择。不过,曹雪芹不愧是文章高手,即使“砍掉”八十回之后的文字,八十回本的《红楼梦》仍不失为一部“完整的作品”。  相似文献   
40.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一部最能理解妇女悲剧的书。作者曹雪芹用他的神来之笔,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上,以精雕细琢的功夫,描绘了一大批有血有肉的妇女典型。在贾府这个封建王国里,身处下层、受人奴役的丫鬟们大都善良、纯洁,有的还敢于反抗。晴雯便是这些被压迫的女孩子当中最坚定明白的反奴性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