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9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01.
朦胧诗     
杜家和"文革"结束不久,中国诗坛上出现了一种新的风格的诗歌,被称为"朦胧诗",代表性的诗人主要有食指、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梁小斌等。他们受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影响,借鉴一些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情绪与思考。多数朦胧诗的诗人在"文革"期间已经开始"地下"写作,"文革"结束后写作逐渐转入"地上"。  相似文献   
102.
西渡 《语文学习》2010,(9):49-53
一关于《致橡树》 《致橡树》是舒婷最受欢迎的名篇之一,尤其受到女性读者的青睐。很多女性读者都从这首诗受到过情感上的激励。事实上,它还培养了很多情窦初开的少女初步的自我意识。一些很少接触诗歌的女性也往往把这首诗当成自己的爱情宣言。流传的广泛足证这首诗并不难懂。  相似文献   
103.
朦胧诗对传统诗歌艺术规范的反叛和变革,追求思想与艺术上的审美自由,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新鲜的审美经验。朦胧诗由传统诗歌对客观世界的模仿走向了对人的内心世界的表现,讲求陌生化,延长知觉的过程,突出审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4.
在舒婷的诗歌中,《致橡树》影响最大,却不是她最好的作品。若论情诗而言,我个人认为,《神女峰》和更早的《往事二三》最具艺术价值。《神女峰》写于1981年,最早发表于1982年4月的《星星诗刊》,属于典型的“朦胧诗”风格。当时,《致橡树》刮起旋风,尤其在大学校园,一开诗歌朗诵会,  相似文献   
105.
106.
1979年,随着电影、电视片的陆续上映、播出与几部歌剧的上演,其选曲《我们的明天比蜜甜》(钟灵、周民震词。吕远、唐诃曲)、《妹妹找哥泪花流》(凯接词:王酩曲)、《绒花》(刘国富、田农词 王酩曲)、《心上人啊,快给我力量》(阎树田、陶嘉舟词 常苏民、陶嘉舟曲)、  相似文献   
107.
本文以顾城的几首代表作品为切入点,结合顾城的人生历程,分析了这位朦胧诗坛的主将由辉煌步入毁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8.
党报副刊是党报刊发文学作品的特殊版面,它虽然不是报纸的新闻元素,但在价值取向上必须是积极配合报纸新闻宣传的主题,符合社会发展和党的中心工作大背景的要求,做到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纯文学杂志可以刊发历史小说和朦胧诗,但党报副刊在一般情况下不提  相似文献   
109.
窗下     
黄礼孩 《广东教育》2007,(7):130-131
我有时候会思索,在朦胧诗和第三代诗歌运动中,在这么漫长的时间里,为何几乎没有广东诗人的身影?那个时期,广东诗人在从事怎样的写作?为什么历史如此彻底地把他们遗忘,一笔不提?是他们在那个时期从未写下诗歌?还是因为个人的才华问题?还是因为其他原因,使他们背离了写作的原则(审关的和写作伦理的)?  相似文献   
110.
陆美燕 《语文知识》2004,(10):24-26
舒婷的《致橡树》,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使学生了解了朦胧诗派、后朦胧,《语读本》又补充介绍了梁小斌、食指等人的诗歌,使朦胧诗成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下面就对朦胧诗的产生、名称由来、影响及发展趋势等问题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