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01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铁凝的长篇小说《大浴女》给我们展示了人性的丰富内涵,其人性美好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丑恶,甜蜜的外衣往往包裹着痛苦。真与假并存,善良与邪恶不可分割地纠缠在一起,但作者并不局限于此,她还对笔下人物的罪恶人性给予了精神审判,使其对人性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理性层面。最后本文还将从人性本源的角度,分析人的罪恶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72.
顾文秀 《现代教学》2013,(11):38-39
得益于上海二期课改与“新基础教育”的整体变革,我校从1999年起就开始关注“立德树人”的核心问题。近年来,通过聚焦“专业自觉”与“育人自觉”的高度统一,让我们更加明晰“成就学生就是发展自我”,追求育人本源,增强专业发展自觉。  相似文献   
73.
教育的关键是什么?是质量。质量的阵地是什么?是课堂。武隆县教委在“两走一贴近”实践活动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让教育回归本源。机关干部走出机关、走出办公室,扎扎实实地沉下去,  相似文献   
74.
近代以来传入中国的“中国文明西来说”,虽已在现代理论与文化史上受到过否定,但因种种原因,近年来再度泛起。“西来说”的实质是欧洲中心主义的一元文化观,文明的起源存在一定的交互性,将中国古代文明完全溯源于外来,很容易滑入民族虚无主义。仅因中国古代文明相对晚成的文字史就将中国文明的起源归于“西来”,是缺乏文明自识与自信的表现...  相似文献   
75.
音乐是不是作品取决于我们对它的意向.音乐作品同音乐产品存在着本源性的区别,同音乐现象也有着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76.
1 问题的背景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点与难点,也是高考的一个热点问题,老师在平时课堂教学时也较重视这类问题的教学,近几天笔者听了几节高三的数学课,老师都谈到了这类问题的处理.  相似文献   
77.
陈馨 《考试周刊》2010,(28):44-44
从神话时代开始,沙土便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和想象力.展现了人类共同的本性——对根的渴求和探寻。这种渴求和探寻自远古以降,便薪火相传,不绝如缕。生于斯,育于斯,繁衍于斯.很容易形成一种图腾般的膜拜。从这里可以看出.沙土是人类对生命本源思考的一种介质。也许正是人类对生命周而复始的一种认识:生命源于沙土.而人生百年之后,入土为安.又重归于沙土,瓦解为沙土,从远古洪荒中走来的沙土,于是融入我们的生活,融入我们的思维。佛经里有“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偈语,其意为从一粒沙中可以看到一个世界。面对一沙一叶,每个人的感悟完全不同。于简单中理解繁复,于细微处见其博大。一、沙雕的历史起源与发展沙雕,就是用沙子堆成的雕塑。更确切地说,沙雕是一种仅仅以沙和水作为基本材料的雕塑艺术。它是即兴的、游戏式的、非永久性的雕塑创作。相对于其它雕塑艺术而言.沙雕更像是一场游戏。创作者把沙堆好夯实,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做成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各种造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沙雕艺术源于100多年前的美国。当时的人们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和加利福尼亚进行各种沙雕竞赛活动,从那时开始,沙雕这种艺术形式开始登堂人室了。沙雕正式发展为一门现代艺术.是在20世纪80年代,其明显标志便是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国际沙雕组织——世界沙雕协会(WSSA)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78.
赵君 《文化学刊》2011,(3):37-39
儒家以其对自身理想人格的塑造与追求成就了"君子"这一特定的道德符号,"君子人格",是以仁为核心,兼括义、礼、智、信的一种人文品格,批判地继承、借鉴、弘扬这种道德范式,在当今社会文化建设中仍有积极意义,特别是对培养大学生的理想人格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9.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是本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因而,思想品德课堂应该是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的课堂,融人生活的课堂,让学生敞开胸襟。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把生活作为本源,以生活为本的教育新理念。  相似文献   
80.
对哲学和宗教的关系进行界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可以澄清他们各自在人类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宗教与哲学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差别.二者在人类精神生活中的作用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