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73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4篇
教育   12205篇
科学研究   608篇
各国文化   54篇
体育   293篇
综合类   434篇
文化理论   34篇
信息传播   1227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202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248篇
  2015年   429篇
  2014年   1009篇
  2013年   832篇
  2012年   1007篇
  2011年   1277篇
  2010年   1091篇
  2009年   1096篇
  2008年   1312篇
  2007年   1050篇
  2006年   866篇
  2005年   819篇
  2004年   466篇
  2003年   452篇
  2002年   410篇
  2001年   364篇
  2000年   386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后现代文化对图书馆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对当代社会中的后现代思潮尽管有不同的评价,但在客观上仍然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和图书馆建设发生着重要的影响。人们对科学知识的态度,阅读兴趣和对经典态度的变化,多元主义、个人主义以及大众文化都从更广泛的意义上影响着图书馆的发展和服务的方向,在这种影响中有其积极和进步的一面,同时也包含着若干负面的成分。  相似文献   
62.
孝敬之道     
于丹 《全国新书目》2008,(11):28-29
《于丹〈论语〉感悟》是《于丹〈论语〉心得》的续篇,从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仁爱之道等7个方面阐述了《论语》中所蕴藏的智慧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论语》是朴素和温暖的,它的朴素和温暖不仅在于那里面有天下大道之志,与此同时它还会指出一条脚下的路,让我们抵达自己的理想。  相似文献   
63.
"摄影是一套视觉编辑系统.它实际上是在正确的时间站在正确的地点,为人们想象力的上升空间搭建一个框架."--约翰?扎什科斯基 今年举国关注北京奥运盛事,看报纸杂志当然是奥运期间必不可少的一道大餐.进入读图时代之后,摄影作品的优劣便成为读者审美过程中决定性的一环.如何在奥运会摄影报道中最大限度发挥体育摄影的美感、加强报刊视觉传播效果,是本文探讨的主题.  相似文献   
64.
百度的竞价排名所犯的错误,其实就是报纸上的有偿新闻,也就是把收费的虚假新闻混淆在真正的新闻之中,从而误导读者。  相似文献   
65.
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新新闻主义,是建立在对传统新闻的解构之上的。与传统新闻报道不同,它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和主观色彩,提倡记者要以强烈的情感、宝贵的直接体验和真切的个人见证去揭示事实的真相,发掘出其中被隐藏的意义,然后通过新闻写作体现出来。同时,它非常强调采访的广泛性和细致性,比普通意义上的新闻有着更丰富、更深远的视角。  相似文献   
66.
赫尔墨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信使之神,负责信息的传递工作。“一个掌握着种种用于发现隐蔽的、潜藏的、无意识的事物的种种方法,甚至可以通过偷窃来获取所需讯息的信使。他要呈现各种语言、文化和社会,无论它们是多么模糊、陌生、无意义。他厘清模糊之处,让陌生变为熟稔,将意义赋予无稽。他解码讯息,他作出阐释。”^①  相似文献   
67.
试析"八卦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新闻界里有违新闻传播规律和专业主义精神的“八卦新闻”甚嚣尘上,实际上是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传媒竞争日趋激烈的产物。本文希望通过对“八卦新闻”进行一次学理上的梳理,对新闻的健康发展尽一些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68.
吴思佳 《青年记者》2006,(22):27-28
伴随着一些新的报道方式和思潮,如深度报道、新新闻主义的出现,纯客观报道模式受到一定冲击,一些记者开始在报道中有意识地展现自己的创作主体身份,记者的行为和思想直接构成报道内容的一部分。这便是文中所要讨论的报道主体在新闻报道中的“自我呈现”。为了使研究更为全面,这  相似文献   
69.
“朴素与真理毗邻而居。”这是蒙田的一句话,因为有意思,记住了。很多年来,我越来越喜欢这句话,越来越觉得里面有很深的意味。作为语言的一种美学追求,每个人在阅读中都随时可能和它相遇。新闻写作与文学写作一样,都是语言实践的一种,新闻语言应该向文学学点什么呢?思想是语言的家,语言是思想的一条船喜欢沉思“思想-语言”的人里,我特别关注两位:一个是德国人海德格尔,一个是中国的王国维先生。不过,海德格尔玄虚得厉害,说起来有点累。王国维先生把这件事说得简明而清澈:“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  相似文献   
70.
陈炜 《新闻传播》2006,(8):19-21,27
伴随着法治观念的深入,2005年传播法的发展和研究出现了颇为兴盛的态势。这一年,大量西方传播法著述被译介到国内,国内有关传播法的理念、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也出现了专业主义趋向。传播法研究的深入,使得传播法在中国日益朝着一个法学和传播学的交叉学科发展。但是中国传播法的研究毕竟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在2005年的研究话题中,应用性的热门话题主要集中在大众传媒的运作、职业道德等方面,基于法学角度的学术性研究话题较为分散,但是与以往相比,相对更为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