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534篇
科学研究   86篇
各国文化   28篇
体育   255篇
综合类   41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20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293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1 毫秒
51.
一般人看来,儿童学,特别是童话中少有沧桑的人生忧患。但在李小海笔下的童话世界中则既充满了浓厚的儿童情趣,又饱蘸着浓郁的忧患沧桑。  相似文献   
52.
杜甫《寄李十四员外布十二韵》的系年是有争议的。宋人黄鹤订为广德二年夏成都作。清人朱鹤龄认为是大历四年夏在荆门附近作。据考,均难以成立。根据对诗中所描写的自然景色,以及通过“黄牛平驾浪”,“巫峡将之郡”句对李十四布行踪的考证,可以断定该诗是诗人于大历三年夏在夔州Xiang西草堂所写。  相似文献   
53.
看了李镇西老师的《从“打倒语文”到“语文万岁”》一文之后,笔者感触颇深。该文述说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由原来的不喜欢而低吟“打倒语文”到后来学得快乐而高喊“语文万岁”的巨大逆转,深刻地反映了新课标指导下语文教改的成功感。  相似文献   
54.
青年学者李红叶的著作《安徒生童话的中国阐释》对安徒生的童话做了外国文学、儿童文学、比较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全方位研究;此书是纪念安徒生诞辰200周年的重要著作。本书学理层面的意义在于作者由“儿童的发现”的做的安徒生童话的中国阐释。在中国到了“五四”民主运动开创的时代,才有了“儿童的发现”和“儿童文学的发现”,也才出现了对安徒生童话的“立体解读”。李红叶的著作是“一部完整的安徒生的接受史,阅读史”,她是做此工作的中国第一人。  相似文献   
55.
邱广欣 《班主任》2006,(7):32-33
在当代中国基础教育界,提到李镇西,如果你一脸的困惑和茫然,那么你也许会被嘲笑为"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但若提到本人邱某,即使你将头摇得眼冒金星,也没人对你流露出半点的不屑.这是我与李镇西的差别,但不是最大差别.  相似文献   
56.
《唐摭言》,《唐才子传》所载李洞事迹有所讹误,如李洞在昭宗时并无凡三上不第之事;裴贽也并非因科场上有意屈抑李洞而遭无子的无谴,李洞之不第,乃与其崇奉贾岛,考场上的唐突之举,及其诗风的奇峭苦涩为礼部所厌恶有关。  相似文献   
57.
该文用李雅普诺夫(Liapunov)的第二方法分析了一类三阶非线性微分系统x φ(x)f(x) g(x) h(x)=0(1)零解的稳定性。在常系数线性系统的李雅普诺夫函数的基础上,通过变换找到该系统的等价线性系统,采用线性类比的方法构造出合适的李雅普诺夫函数,从而得出了这个系统的零解是渐近稳定的一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58.
西林 《天津教育》2003,(6):10-11
□我们都知道,海河中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学校,再过两年,就是她110周年校庆了.拥有这样悠久历史的学校,在天津市乃至全国来说也算是凤毛麟角了.您能大致向我们介绍一下海河中学的历史吗?  相似文献   
59.
东晋以降,文风浮华,内容空洞,“损本逐末”。隋初,治书侍御史李谔提请文帝杨坚用行政手段端正公文文。本文以其《上书正文体》为研究对象,从文种学角度出发,探索“上书”的历史渊源与向“奏”文种转化;分析后世沿用残留状态的上书之原因,印证该实例处的文种演化阶段。从文体写作的角度出发:分析该文所崇尚的“儒素”之内涵,是强调公文以实用为本。“儒”指内容实在,“素”之指文字朴实。与文艺作品基本出发点,以意境为统率,情趣为根本,欣赏为目的,明显有异。进而分析李谔的主张在公文写作指导思想上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0.
讨论了一个混沌系统的霍普夫分叉情况,并通过计算系统的第一李雅普诺夫系数判断了其分叉的方向,对相应的动力系统行为也作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