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513篇
科学研究   12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纵观近几年高考题,涉及不等式证明的问题往往会出现在压轴题上,其灵活多变、技巧性强、综合性强、思维量大,因而不等式证明成为高考的难点问题.很多复杂的不等式证明,如果灵活构造函数,并利用导数,往往能获得简捷解决.而如何构造函数,很多同学找不到突破口,感到很棘手,本文就此问题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92.
解题通常是在问题给定的环境里由题设推出结论,但有些数学问题,其给出的题设条件与要推出的结论相距甚远,直接推理时常不能顺利进行,此时,我们就不得不寻求某种中介工具,用以沟通条件与结论,而此中介工具往往隐含在这个数学问题的题设和结论中,这需要我们根据已学过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某种已熟知的数学模型,从而达到解题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的构造法。  相似文献   
93.
刘伟锋  魏春强 《大观周刊》2012,(20):232-232
文章是对柯西不等式的一些理解.得出了一个小结论:能用柯西不等式解决的问题也可以用均值不等式法、配方法、构造函数法、等方法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94.
构造法是一种常用数学方法,用构造法解题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过程,数学的研究和数学的应用也都离不开构造,下面例举构造法在解决与不等式有关的问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5.
题目(见2010年山东卷(理)22题)已知函数f(x)=1nx-ax+(1-a)/x-1,g(x)=x2-2bx+4,当a=1/4时,若对任意x1∈(0,2),存在x2∈[1,2],使f(x1)≥g(x2),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96.
1困惑重重思错解 已知f(x)=ae^xlnx+be^x-1/x,曲线f(x)在点(l,f(x))处的切线为y=e(x-1)+2.  相似文献   
97.
正构造方法就是根据提设条件或结论所具有的特征、性质、构造出满足条件或结论的数学对象,借助该对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根据题设条件和结论的特征、性质中展开联想,从一个目标联想其我们曾经使用过可能达到目的的办法、手段进而构造出解决问题的特殊模式,这就是构造法解题的思路。文章通过对一些具体的例子的分析,总结了常见的构造方式,并对每一种构造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到了不同构造方式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98.
邓革周 《初中生》2014,(6):18-20
正函数思想是指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变化规律,并借助函数图像和性质去分析、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初中阶段,掌握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是利用函数思想解题的基础,而善于观察问题的结构、挖掘隐含条件、揭示内在联系,并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恰当地构造函数,是应用函数思想解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
文[1]提出了猜想如下:猜想若a、b、c是正实数,且满足abc=1,则a~2/2+a+b~2/2+b+c~2/2+c≥1.文[2]给出了该猜想的肯定性证明,并给出了一个推广:命题1设a_k为正实数,  相似文献   
100.
数学课程改革已全面推进,"做数学"的过程更是不断深入加强,有效的课堂教学探究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而教学过程又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展示自我,自然是教学改革关注的热点,也是课堂出现"亮点"的最佳契机.在高三一轮对《函数》复习过程中,笔者用建构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在课堂上对一道模拟考题通过师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找到快捷的解题方法,也学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